冷湖鎮地處柴達木盆地西北邊緣,東臨大柴旦行政區,西接茫崖行政區,北連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西北與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接壤,是柴達木盆地通疆入甘的重要門戶。
鎮區沿革冷湖鎮是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發展起來的以石油和鹽湖資源為主的工礦區。境內有一呼通諾爾湖(維吾爾族語),意譯為:異常冰冷的湖水而得名。無農牧業,為純工礦區。
到2007年底,總戶籍人口為2.4萬人,其中常住人口為3000余人,F有國土面積1.8萬平方公里。
人口面積
自然特征冷湖鎮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深居內陸,氣候寒冷干燥,少雨多風,晝夜溫差大,四季不分明,屬典型大陸性氣候。平均海拔2800米,年均氣溫2.6℃,極端最高氣溫34.2℃,極端最低氣溫34.3℃。年降水量17.8毫米,年蒸發量3137.3毫米,每年9月至次年5月為多風季節,最大風可達10級,多為西北或西北風。
資源特點冷湖鎮境內礦藏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種共計22種,占全州已探明礦種的26%;已探明儲量的12種。石油、天然氣主要集中在冷湖鎮三號、-、五號礦區。芒硝儲量占全州儲量的90%以上;石鹽占全州儲量的24%;氯化鉀主要集中在馬海湖、大鹽灘、鉀鎂湖三個工業礦區;氯化鋰占全州儲量的12.85,鐵礦占全州儲量的2%,煤、銅、金等礦產也有一定儲量。
人居生活2007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4.8億元,在職干部職工工資和離退休人員工資發放率為100%。
工業有工業企業6家,各企業以生產氯化鉀為主,已初步形成年產40萬噸氯化鉀的生產能力。
財稅金融2007年全鎮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046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億元。
商貿投資現有各類商業經營網點67個,從業人員190余人,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49萬元。
非公有制經濟到2007年底,非公有制經濟注冊21家,固定資產1.17億元。完成工業現價產值7.4億元。
交通通訊境內交通暢通,當黃公路穿鎮經過,分別與國道215線和315線相連。全鎮程控電話裝機500門,有移動、聯通營業網點各1家,手機用戶達580多戶。城鎮電話普及率達到每100人33部。
城鎮建設城鎮建設不斷加快,居民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8平方米,城鎮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綜合服務功能不斷提高。
電力建設有柴油、天燃氣發電廠1座(歸屬青海油田冷湖油田管理處),能滿足全鎮生產生活基本需要。
文化教育設有文化館、圖書館、新華書店等文化機構。有廣播電視機構1家,各居民區和礦區均已開通有線和無線電視,傳輸節目達到40套。有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所,在校學生約130余人,小學中學的入學率達100%,“兩基”目標達到100%。
體育衛生冷湖鎮體育事業起步較晚,正處于緩慢發展階段。有醫療機構1家,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6.6人,每千人擁有病床0.8張。擁有X光機、B超心電儀、呼吸機等醫療設備。有公共衛生機構1家、人員6人,主要開展公共衛生防疫工作?萍计占翱破展ぷ髦饕缮鐣l展局承擔,目前科普工作主要采用廣播、宣傳欄、印發科普讀物等方式,無專職科技人員。
環境綠化鎮區園林綠化工作近年有一定發展,綠化面積近400平方米。自1999以來,共植樹7000余株。
人文自然景觀境內的雅丹地貌以其特有的神奇詭異著稱于省州,是冷湖鎮一外獨特的自然景觀,具有一定的旅游開發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