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以安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溝,故名。1949年鴛鴦區楊坪鄉;1950年6月-1952年7月,設坪道鄉,屬四門區坪道鄉1952年8月又增設南山區,設楊河、坪道兩鄉,屬楊河鄉;1955年11月,裁區并社,屬楊河鄉;1958年屬東風公社中梁鄉;1962年1月屬四門區楊河公社;1983年屬楊河鄉;1986年8月,將廣元村分設為廣元、安溝兩村。2016年12月28日,撤鄉改鎮,屬楊河鎮至今。安溝村……。 |
解放前當地多居住安姓人家,他們在此建村發展,從而得名安家溝大隊,后改名為安家溝行政村。1949年屬柏柳大隊,1980年從白柳析出建安溝大隊,1983年由安家溝生產大隊改稱安家溝村民委員會。安溝村……。 |
此地溝深,百姓多住窯洞,戰亂年代,此地道路難行,鄰近百姓多到此山溝避難,官匪之患,多不及此,逃難百姓躲避災難,且也安然無恙,故稱此溝為平安之溝,簡稱安溝。1960年屬鹽鎮人民公社劉嶺大隊。1980年新建安溝大隊,屬鹽鎮人民公社。1983年5月機構改革,為安溝村民委員會屬鹽鎮鄉,至今。安溝村……。 |
安溝村是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高村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0327112229。 |
清嘉慶十三年(1808)此地安娃落戶定居,故稱安溝。明屬和豐鄉。清屬新樂里。1936年屬焦村聯保。1941年屬紙坊鄉。1951年屬七區。1958年屬紙坊公社焦村大隊。1959年焦村大隊析置安溝大隊,屬紙坊公社。1984年改安溝村民委員會,屬紙坊鄉。1991年劃歸焦村鄉。2016年焦村撤鄉設鎮,屬焦村鎮。安溝村……。 |
村委會位于毛家莊和夏家莊之間落陽埡脖西側,因落陽埡東側山溝古時有一尼姑庵,故名庵溝,后訛為安溝。明弘治五年(1492)屬岵山保。清道光十二年(1832)屬岵山里。1914年屬北二區(上集)第五段。1942年屬三區(上集)大廟聯保。1947年屬上集鄉毛堂保。1948年4月屬二區(上集)。1949年8月屬八區(毛堂)毛堂鄉。1950年屬八區(毛堂)洞河鄉。1955年9月屬上集區洞河鄉。1956年3月屬……。 |
因沿溝聚落,有一座尼姑庵,取名“庵溝”,后來逐漸演變成“安溝”。明屬曲河保。清屬曲高里。1912年,沿清建制,后縣設八個區屬第五區。1936年前后,縣劃為三個區署,屬第二區。1948年登封縣解放后,縣劃為八個區,屬第五區。1958年,曾為潁河人民公社安溝大隊,后定名為告成人民公社安溝大隊。1961年恢復區建制,屬第五區。1962年撤區恢復公社,為馬峪人民公社安溝大隊。1965年,為徐莊人民公社安溝……。 |
一、基本情況安溝村位于東新鄉北部,距集鎮4公里,全村國土面積3.27平方公里,11個村民小組,356戶(其中低保戶36戶),1345人(其中勞動力704人,常年外出333人);全村耕地面積1426畝(其中水田面積1143畝、旱地面積283畝),山場面積2300畝,20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7578元。二、黨員干部隊伍情況全村黨員24人,其中35歲以下2人、60歲以上10人、女黨員3人,常年外出黨員3人……。 |
傳說此地有一個尼姑庵,人民稱庵溝,后來叫成“安溝”。明萬歷年間屬鄖陽府鄖縣花果村管轄。清嘉慶年間年間屬鄖陽府鄖縣花園保管轄。民國35年(1946年)屬鄖縣花果鄉民主政府管轄。1948年屬鄖縣民主政府花果區公所管轄。1950年屬鄖縣花果區大路鄉管轄。1958年屬鄖縣黃龍區花果公社安溝大隊管轄。1961年屬鄖縣黃龍區大路公社安溝大隊管轄。1969年屬十堰市黃龍區大路公社安溝大隊管轄。1971年屬十堰市……。 |
1999年從黃渠河村分出6個居民小組成立安溝村,設安溝村村民委員會,隸屬黃渠河鎮管轄;2001年3月行政區劃調整,黃渠河鎮合并到古驛鎮,安溝村屬古驛鎮轄,該地名沿用至今。安溝村……。 |
清朝康熙年間屬崖屋店村,清同治年間屬北鄉曲遠保。民國11年屬第四區,民國36年屬青曲鄉彌陀寺保。1948年稱彌陀寺村。1951年土改,稱彌陀鄉。1955年撤鄉建社,分設為英雄農業合作社、永安農業合作社,同屬黌門區管轄。1956年黌門區與大柳區合并為大堰區,英雄農業合作社、永安農業合作社同屬大堰區管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分別為英雄大隊、永安大隊,同屬火箭人民公社管轄。1961年撤社建區,英雄大隊……。 |
安溝村是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夏甸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685108275。 |
因姓氏與地貌特征而得名安溝村,現村委會駐于此地,得名安溝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公社化時,因大隊駐地安溝村命名安溝大隊;1966年”文革“時期更名紅衛大隊;1973年恢復原名安溝大隊;1984年設鄉建村命名為安溝村村民委員會。安溝村……。 |
清末屬懷仁里,含安溝村、馮家村、張家寨三個村。中華民國時期屬新豐鎮代王聯,安溝保。解放后,屬新豐區,安溝鄉。1956年合作化后,屬驪懷鄉,安溝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新豐公社驪懷管區,改為安溝大隊。1984年,代王改鎮,安溝大隊更名安溝村村委會。依據2016年7月19日臨政發〔2016〕32號文件批復,撤銷姜塬村并入安溝村,命名為安溝村。安溝村……。 |
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因安姓人居住在溝里,村前河床平緩,無水患,取平安之意,故名安溝。1958年,因大隊駐地安溝,得名安溝大隊;1985年,改稱安溝村民委員會;2014年將將安溝村民委員會、高家川村民委員會、紅火渠村民委員會、胡家河村民委員會合并,成立安溝村村民委員會至今。安溝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