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鎮位于岑溪市的北面,素有“北大門”之稱,為蒼、藤、岑(三縣市)的交匯處,鎮政府駐地太平街,東距梧州市58公里,南距岑溪市28公里。207國道(蒼岑二級公路)和正在興建的南廣高速公路、洛湛鐵路橫穿境內通過,區位優勢更加明顯。2002年末,全鎮土地總面積為158平方公里,城鎮面積達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17公頃,全鎮轄17個村(杜區)委員會,有254個村(社區)民小組,2002年末總人口2.……。 |
安平鎮位于縣城西部、京津冀交界處,北距北京市中心46公里,距首都機場56公里,南距天津市區67公里,距天津新港106公里。103國道、省道夏安線穿境而過,北京市區938路公交車直達境內,交通便利,路網發達。全鎮幅員面積33平方公里,總人口2.1萬,耕地2萬畝,轄29個行政村,黨支部42個,黨員1164名。文化底蘊豐厚,歷史悠久的京杭古運河貫穿全境,流長8.9公里,著名的“安平事件”發生于此。境內擁……。 |
安平鎮地處聞名全國的“絲網之鄉”安平縣中心,是縣政府所在地也是全縣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轄48個行政村,農業人口49684人,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120元。鎮黨委,政府堅持立足于本鎮農業大鎮,人力資源大鎮的實際情況,下大力氣扶持絲網和養殖兩大主導產業。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已形成本鎮的特色產業。2003年全鎮社會總產值增加到20.1億元,大口徑財政收入(含國、地兩稅)突破3000萬元。緊緊圍繞“農業發……。 |
該鄉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8公里,東北與皇集鄉接壤,東南與鹿邑縣境為鄰,南與鐵關鄉毗連,西與太康縣境交界,是柘(城),太(康),鹿(邑),淮(陽)四縣境交界處,商(丘),周(口)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土質多淤、盛產小麥、棉花、玉米、煙葉等農作物。當地原屬鹿邑,1954年9月劃歸柘城管轄,鄉人民政府駐安平集。 面積5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174畝,轄20個村委會,83個……。 |
漣源市轄鎮。1956年建梅塘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設安平鎮。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中心22公里,面積99.8平方公里,人口4.5萬。漣(源)古(塘)公路過境。轄桐廟、梅塘、枳木、巖下、新賀、雙塘、石等、青山、石牛、觀音、白毛、唐家、馬方、新萬、桐樹、井坑、田心、大丘、水平、嚴溪、童家、大塘邊、橫巖、雙龍、涼水、張龍、元心、桂長、梅家、漿江、大石嶺、塘灣里、島石、留石、享堂、巖坑、長溪、大榮……。 |
坪上鄉、安平鎮成建制合并設立安平鎮安平鎮古稱安平司,位于安仁縣東部,與茶陵縣接壤,面積56平方公里;17個村(居委會);人口4.01萬,其中農業人口3.3萬,城鎮人口0.71萬;耕地2.5萬畝,其中水田2.2萬畝。地勢平坦開闊,交通方便,是安仁茶陵邊貿重地。主產優質米、烤煙、茶葉等。安平鎮被列為全市“奔小康示范鎮”和全省“教育明星鎮”。安平鎮是安仁縣上半縣10個鄉鎮的交通、經濟、文化、教育中心。近……。 |
安平鎮位于嘉陵區西南部,距區所在地35公里,安平鎮幅員面積五十五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2.8萬畝,轄活香爐、邱家灣、銀匠溝、茶盤寺、燒柴溝、潘粗溝、灘子溝、大河堰、龍孔田、老窯溝村、燕子巖、梗石河、王家坡。地處丘陵,山高坡多,草料豐富,群眾素有養羊的習慣。.安平鎮由原安平、巨石合并而成,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西南,李蟠公路中段,距城區51公里,幅員面積57.4平方千米,東靠世陽鎮,南臨龍嶺鎮,西連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