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白浪村位于劍河新縣城南面,距新縣城及革東鎮政府所在地4.5公里,距“三凱高速公路”、320國道僅4.2公里,東抵小階道村,南抵大階道村,西抵臺江縣方召鄉交浪村,北抵源江村。全村共有1個自然寨,2個村民小組,96戶432人,均為苗族,耕地面積183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蔬菜、花生、辣椒等。二、基礎設施:在鎮黨委、鎮人民政府以及縣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 |
此處黃河流急,泛起白浪,故名白浪村。清屬西五里。1927年屬西區。1949年屬二區。1952年屬六區白浪鄉。1956年屬杜家中心鄉白浪鄉。1958年建立白浪大隊,屬坡頭人民公社。1961年屬坡頭區坡頭人民公社。1962年撤區屬坡頭人民公社。1975年屬陳村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鄉,改稱白浪村民委員會至今。白浪村……。 |
白浪這塊土地,商代屬庸國,春秋時歸楚,秦時隸屬益州漢中郡錫縣。從隋朝到宋代均屬均州鄖鄉縣轄。清朝設鄖陽府,白浪村屬鄖陽府十堰鎮。同治九年(1870年),清政府為維護地方治安,在茅箭設陸塘,白浪堂域屬茅箭塘。民國時改稱白浪鄉,1947年底白浪鄉先于均縣各鄉解放,成立白浪區公所,白浪村域隸屬白浪鄉。1950年2月1日,兩鄖專署劃歸湖北建制,改稱鄖陽專署白浪隸屬鄖陽專署鄖縣。1952年,鄖縣區鄉調整,白……。 |
白浪村位于鄂、豫、陜三省交界處,素有“一腳踏三省,雞鳴三省一條街”之稱。全村共有3個村民小組,248戶,1061人,版圖面積1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40畝,其中耕退還林面積31.9畝,山場面積6000多畝。近年來,白浪村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大力實施特色產業培植,村莊綜合整治,生產技能提升,鄉村文明創建,民主法治建設,水利設施建設等六大工程。結合白浪村實際,舉全村之力,全面展開新農村建設。……。 |
白浪村位于陽新浮屠鎮西北部,北依雄偉秀麗的白浪山和生態自然的奇峰山,西鄰碧波蕩漾的羅北口水庫,山清水秀,人杰地靈,資源豐富,有耕地面積6000余畝,山場面積5000余畝,全村有8個自然灣,11個村民小組,是浮屠鎮新農村示范村,計劃生育模范村,村級工農業產值2000萬元,人均純收入2800萬元。為了進一步提高計劃生育工作水平,改變群眾生育觀念,熱情服務廣大育齡婦女,豐富育齡群眾文化娛樂生活,白浪村開……。 |
因異龍湖水進灣后,眼望湖水翻滾,白浪滾滾,早期至此定居的彭氏先祖見此番景象后,就以“白浪”為此地名。解放前夕屬湖東鄉;1950年至1956年改稱白浪鄉;1957年至1962年與新海資改稱新白浪鄉,設有白浪管理區和新海資管理區;1963年至1968年改稱白浪公社;1969年至1979年改稱白浪大隊革委會;1980年改稱白浪大隊;1984年撤銷公社、大隊,恢復區建制,下設小鄉;1988年,區鄉體制改革……。 |
白浪村位于義蓬街道西部,東與義蓬村相鄰,南連長紅村,北接金泉村,西靠城隍廟直灣,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988人,544戶,13個村民小組,內外耕地1977畝,共有企業27家。改革開放以來,基本形成橡塑膠墊、紡織、服裝、五金電子、建筑建材、機械、種養殖業等九大行業。曾被評為省衛生村、市文明村、市科普文明村、市老年人體育協會先進單位、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村、區文化村、區村民自治模范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