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白廟村 因境內白廟子得名。境內一小廟,墻為白色,故名。1953年成立白廟村,轄8個組,屬廟宇鎮;1958年白廟村更名為白廟區隊,析出部分區域成立鄧家區隊;1961年更名為白廟大隊;11984年,白廟大隊更名為白廟村;2004年,白泥村并入白廟村,轄8個組,隸屬廟宇鎮,沿用至今。白廟村……。 |
1949年以前,屬梨花鄉管轄,1949年9月屬白廟鄉,1958年初屬高峰公社所轄,1959年并入安國公社白廟大隊管理,1961年由安國公社分設白廟公社時設白廟大隊,1983年人民公社改鄉時,改稱白廟村委會,1984年3月成立白廟回族,稱白廟鄉回族鄉白廟村民委員會,2002年成立崆峒區,更名為平涼市崆峒區白廟回族鄉白廟村村民委員會。白廟村……。 |
傳說在明朝年間,寨子里修建廟宇,太歲桿立起時突有一只白貓爬上桿頂族人認為是天意吉祥之兆,故定寨名為白(貓)廟。又傳明清年間寨子中廟堂比較多,且多數未彩繪,故稱白廟。1949年后屬洪海區,1952年劃歸順化區管轄,1956年撤區并鄉后屬豐樂鄉,1958年豐樂鄉與順化鄉合并后屬紅旗人民公社,1962年屬豐樂公社,1983年屬豐樂鄉。1984年4月10日,原白廟大隊改為白廟村村民委員會。2017年屬豐樂……。 |
白廟村委會位于橫陂圩北面3.5公里,緊靠省道S276線。境內半丘陵地貌,石灰巖地質,土壤肥沃,總面積13.66平方公里。2008年白廟村水田2404畝,旱地495畝,山地1845畝,魚塘135畝,共21條自然村分21個村民小組,811戶2634人。白廟村1992年與橫陂鎮政府聯合開發飛峰山坡種荔枝龍眼364畝之后,水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至2008年,水果種植1794畝,是橫陂鎮水果生產基地;199……。 |
白廟村位于司前鎮的西北部,東接司前新建村委會,西接司前村,轄區總占地面積1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占1604畝,魚塘面積350畝,果園面積354畝。村委會下轄19個村民小組,1623戶村民,本地戶籍人口5059人,外來暫住人口1800人。白廟村委會兩委成員共7人,其中支委5人,村委6人,黨員85人。2009年白廟村工業企業共38家。白廟村堅持以打造“和諧社區”為宗旨,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 |
白廟村隸屬于河北省行唐縣只里鄉,耕地面積3737畝,戶數898戶,人口3898人。白廟村位于縣城南部1華里,東至203國道,西至團賈線,南至南環路,距省會石家莊45公里,黨員122人,兩委班子7人。 ……。 |
該村曾取名張同莊(含義失考),后因村西南建一座白衣大士廟,廟脊潔白,遠近聞名,清朝初年,遂借此改村名為白廟。建國初期沿襲村公所建制,(自1942年起)歸安新縣管轄;1950年4月劃回清苑縣,屬西木杴莊鄉管轄;1957年7月鄉鎮合并后,屬孫村鄉管轄;1958年8月建公社后,村公所改稱生產大隊,屬臧村公社管轄;1984年5月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后,改稱白廟村民委員會,屬臧村鄉管轄;1984年11月鄉改鎮……。 |
白廟村是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蒲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130636103205。 |
龐家堡鎮白廟村位于宣化區龐家堡鎮西2公里處,距宣化主城區31公里。與宣化縣趙川鎮比鄰,占地較其它村莊相對平坦,人口數量多,占地面積大,是龐家堡鎮最大的村莊。全村耕地面積3464畝,主要以蔬菜、雜糧種植及外出務工為主。戶籍人口1049戶, 3014人。 ……。 |
白廟村位于慶云鎮北4公里處。明永樂二年(1404年),白氏奉詔由洪洞縣大槐樹遷此立莊,并建白衣奶奶廟一座,以此取村名為白廟。……。 |
白廟村是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青罕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1126102214。 |
據查:遼代此地建白塔一座,后就塔建廟,百姓聚居,形成村落,取名白廟。白廟村……。 |
白廟村是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永清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1023100297。 |
白廟村,位于前進北大街和永安路交叉口西北角,面積七十畝,人口695,黨員33人,兩委6人。電話8880687。福利政策:每人每月20 斤白面、10斤大米、 2斤花生油;村6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50元養老金、村7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100元養老金。(合作醫療村集體為村民負擔)近兩年,春節福利由原來的每年100—200元增長為1000元。發展規劃:截止目前,已完成全村拆遷。 兩萬平方米超市主體已完成……。 |
白廟村是河南省鄭州市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官廟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0173116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