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半嶺村

半嶺村

  半嶺村位于同安西北部,轄大丘田、半嶺、吊燈、格仔埔、美山、楓腳、大埔、新田、東堤、東新、會林11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396戶居民,人口1269人。農民人均年收入6950元。半嶺村設黨支部,黨員總數51人。村主要經濟收入有:水電站、務工、種植。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于1995年開始動工新建,共投資7萬元,目前已投入使用。活動場所占地面積22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50平方米。活動場所具備的主要功能有……。
  半嶺村位于英山鄉西南部,北與何家山、英山村相鄰,南與李家山村相連,東與田頭洋村、鳳洋村接壤,西與福安上白石沙坑村交界,距鄉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下轄4個自然村(半嶺、老富彎、長洋、雷米丘),全村現有9個村民小組,196戶858人,村支書林自發,村主任林強。土地面積5901畝,耕地面積801畝(水田413畝),村民收入以茶葉、藥材(太子參、白術)種植為主,以養殖業(肉兔)為輔,2009年全村農民人均……。
  半嶺村原由18個自然村組成,80年代以來有6個村相繼搬遷,仁轄12個自然村,是全縣自然村最多的行政村。該村位于鎮區北8公里,海拔870米。明萬歷間(1581年左右),蕭世澤從萌源村遷山底定居。清嘉慶間(1825年足有),蕭其成從山底遷半嶺拓居。明、清至民國初,半嶺村隸寧德縣青田鄉東洋里十六都。民國24年(1935年)6月,隸周墩特種區龍亭聯保。民國29年1月,隸龍亭鄉設半嶺保。民國34年8月,隸周……。
  半嶺村位于社硎鄉南部距鄉政府駐地9公里處,我村共有202戶888人,有出水嶺、西嶺、新厝山三個村民小組。我村有耕地260畝,主要種植水稻蕃薯;山地960畝,以種植杉樹為主,還種植有龍眼枇杷等南方佳果。我村現有一座衛生所與一處老年人活動中心。上世紀90年代末,因我村人多地少,絕大多數勞動力轉移外出,在江浙一帶經營年糕小作坊,發展十余年來,現已遍布全國各地,使我村成為名副其實的“年糕村”。……。
  半嶺村村情概況半嶺村在西苑鄉政府駐地西4公里處,村委會設在半嶺村下亭,也是木蘭溪的源頭,木蘭溪河流寄越我村一直流向仙游、莆田……由頂尾坪、下壩坪、石馬頭等3個自然村組成。有3個村民小組,村民130戶630人。因半嶺村形狀如鼎,稱為半鼎,民國年間又是德化村民的落腳點,后改為半嶺。1958年公社化為半嶺大隊,1984年為西苑鄉半嶺村委會,半嶺村耕地250畝,主種水稻,山地5000畝,以種植巨尾桉、雜木……。
  半嶺村,地處閩侯縣竹岐鄉半山區,閩江支流小目溪下游。距縣城8公里;距316國道及福銀高速5公里,驅車40分鐘便可到達省會城市福州,交通十分便利。 半嶺村總人口1143人, 現有正式黨員47人,村民代表31人,村兩委共有5人。下轄七個自然村,總面積7.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地1.3萬多畝,耕地1.16萬多畝。 奔流不息的小目溪及113縣道穿村而過,兩旁山巒起伏,有鵝山、涼傘崖、管澗山等。懸崖、怪石、……。
  東張鎮半嶺村地處東張鎮區西部,全村總人口1101人,戶數325戶,管轄2個自然村(斗華自然村與半嶺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共有移民800多人,是庫區移民村。村支部現有正式黨員53人,耕地面積365畝,山地面積325畝。半嶺村是東張水庫移民安置村,主要栽種農作物為水稻、甘薯、茭白、芋頭及各種蔬菜,主栽果樹有:枇杷,龍眼、楊梅、柿、柑桔等,主要林木有濕地松、馬尾松、巨尾桉等。……。
  半嶺村位于石牛山的西北側,戴云山脈的東南方,海拔550米,四周群峰環繞,東至天平城,西至小溪,南至南埕,北至高漈,距鎮政府所在地2公里多。分為半嶺、雙交林2個自然村落,共有章、陳2個姓氏,現有人口647人150戶。土地面積2.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68畝,林地2120畝(其中毛竹林600多畝)。土地肥沃,氣候宜人,有夏長不酷暑,冬短少嚴寒的優勢,適宜多種農作物的種植。半嶺村章氏開基久遠,明萬歷1……。
  分布在捷步營三尖峰的半山腰上,故名。清屬福村社,民國初屬福蘇區西埔鄉,解放初屬沙和區黃嶺村,1954年為半嶺高級社,1958年稱黃嶺大隊半嶺小隊,1960年分出為半嶺大隊,1964年又合并為黃嶺大隊半嶺小隊,1978年為半嶺大隊,1984年為白沙鎮半嶺村委會,1996年為白沙鎮半嶺村委會。半嶺村基本情況半嶺村距白沙鎮政府有15公里,與漳平市南洋鎮交界。全村總人口750人,耕地總面積360畝,山場總……。
  半嶺村位于巨口鄉的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17公里,海拔350米。1996年半嶺村從高山上的深溝里遷至洋后至巨口的公路邊夫仁坂新址,沿用半嶺村名。總面積16832畝,其中耕地面積1723畝,全村165人,623人。設6個村民小組,分布在土坑自然村及半嶺主村。有鄭、張、林等諸多姓氏,其中鄭姓占總人口的80%。該村有森林面積11096畝,木材蓄積量66576立方米。村民從事第一、二、三產業比例為30:15……。
  因位于吾江村與培民村中間,到吾江村與培民村的距離剛好為一半,故名。1949年前屬吾江保,1949年后屬吾江鄉,1958年公社化為吾江大隊,1961年從吾江大隊拆出成立半嶺大隊。1984年改稱半嶺村委會。半嶺村位于石鼓鎮北部,北與吾峰鎮毗鄰,全村人口1268人,303戶,黨員32人,有7個村民小組,4個自然角落,水田914畝,山地1200畝,村容整潔,民風淳樸,風景秀麗,空氣清新。始建于丙辰年的瑞豐……。
  半嶺村,即村民在曹坑自然村的半山腰上定居形成的鄉村。明代屬安仁上都管轄;清代屬于安仁中都管轄,1931年-1934年設蘇維埃政府,1935年-1937年黃立貴、馬長炎、邱子明等率領閩北紅軍獨立師在開展游擊活動,使成為將樂縣堅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的游擊區域,1935年建立半嶺保,屬第三區安澤聯保管轄;1939年半嶺保屬民生鄉管轄;1945年半嶺保屬民生鄉管轄;1950年被認定為革命老區村;1954年建……。
  半嶺村,即位于五閬山右下側的半山腰的自然村落。明末清初(1705年),李氏宗族遷入建居,十年后蘇氏宗族遷入,后其他姓氏先后遷入;1956年與湖四村拼上嶺村;1960年獨立,改半嶺大隊;1984年改為半嶺村,設半嶺村委會。半嶺村……。
  因村處武坪至牙城大嶺的花崗巖石嶺的一半,故名。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同年,設立半嶺生產大隊。1984年8月,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建立鄉人民政府;同時,生產大隊更名為半嶺村,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1984年,撤銷半嶺生產大隊,設立半嶺村民委員會,簡稱半嶺村委會。半嶺村……。
  村在泮洋通往雞公坪一嶺的中間,故稱。又因村中多嶺且蜿蜒曲折,房屋依山而建,隨山嶺延伸,故稱半嶺。下半嶺葉姓始祖葉榮一于明崇禎三年(1630),從犀溪村遷入,至今傳十二世;上半嶺葉姓始祖葉恒蓁于清康熙六年(1667),由犀溪村遷入定居,至今傳十一世。1950年9月為第一區(鰲陽區)半嶺鄉。1959年3月設半嶺大隊屬鰲陽公社。1961年劃歸鰲陽區半嶺小公社。1965年撤區并入鰲陽公社半嶺大隊。1970……。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本免费在线看AⅤ视频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婷婷 | 先锋影音人成在线 | 亚洲国产中文一卡二卡三卡免费 |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高清aⅴ日本欧美视频 亚洲性爱国产性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