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李村位于大留鎮鎮南部,面積約2平方公里 ,戶籍人口2473人。……。 |
北李村,位于吳橋縣何莊鄉的東北部,與南李村相鄰,距何莊鄉政府約1公里。村支部(村委會)在村東北角。村占地面積為0.1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40人,流動人口0人;現有黨員11人;村黨支部、村委會“兩委”班子5人。……。 |
傳雍正末年,李姓先人由山西大槐樹遷此定居,且村居當地之北,故名北李村。1958年建立李子坪大隊,屬五里川公社。1984年大隊改李子坪村民委員會,屬五里川鄉。1995年鄉改五里川鎮,屬五里川鎮。2018年李子坪村民委員會和北陽坡村民委員會合并成立北李村民委員會,屬五里川鎮至今。北李村……。 |
北李村:地處戴窯鎮西部與昌榮鎮接合,北鄰白涂河,西鄰鹽靖河,229省道公路在境內穿過,共有8個村民小組,人口1396人,土地面積1765畝,戶數396戶。……。 |
因轄區內老村莊“北李莊”得名。1958年10月,設立便倉人民公社時設立北李生產大隊。1983年8月,設立便倉鄉時改設為北李村村民委員會。1999年,便倉鄉改設為便倉鎮。北李村:位于民權村以南2公里處。……。 |
北李村位于喻屯鎮東北部,全村住戶195戶,人口809人,其中黨員38人,村兩委交叉任職3人。全村耕地面積850畝,以優質水稻、冬小麥種植為主,部分農戶種植蓮藕。北李村“兩委”班子團結,戰斗力強,深得村民的擁護和依賴,立足本村實際情況,鑒于本村區位優勢不明顯,產業結構調整的空間小,村“兩委”在搞好傳統農業種植的同時,廣開渠道,在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同時,利用本村人多地少這一因素,大力開展勞務輸出工作,……。 |
魚山鎮北李村位于魚山鎮正北(開發區管委會正西),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325戶,1051口人,其中黨員12人,高中以上學歷3人。現有農業用地1780畝,其中小麥、玉米分別是240畝、261畝。至2010年底,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00元。 目前該村共有黨員12名,支委3人,村委3人,其中2人兼職。黨支部書和村委會主任由李小平同志一人兼職,43周歲,大專學歷,95年參加……。 |
北李樓行政村位于仲山鄉政府駐地北部,全村總人口2138人,695戶,全村總種地面積為3200畝,以糧食種植為主。該村交通便利,村內道路全部硬化,環境整潔,村里有線電視、自來水、水利灌溉等基礎設施較完善。 該村兩委班子健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規范。村內實行村務公開、目標責任明確、監督嚴格、操作規范的管理機制。該村在村兩委班子帶領下,以科學發展為指導,發展葡萄種植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增收……。 |
北李【村名由來】北李村位于東營區西部黃河南展區內,鎮政府西10公里,在黃河大堤東側房臺上居住。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直隸省棗強縣遷此立村,村名李家莊,1945年屬蒲臺縣管轄,因與其它村重名而改稱北李,黃河南展工程時,村址遷至黃河大堤東側房臺。【人口與姓氏】全村人口392人,112戶。主要姓氏有:李張王等。北李村多才子北李村,舊社會叫小李家莊,屬蒲臺縣。那時僅有六十多戶人家,二百多口人。雖村……。 |
北李村現有人口424人,住房及交通情況較好,以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為主,少數農戶發展養殖業,多數勞動力外出打工,群眾生活水平一般,全村人均純收入8300余元,現有黨員16人,村民代表30人。……。 |
北李村位于胡集鎮北,戶數為140戶,人口為545,隸屬胡集辦事處,2013年修建公路東西三條,并建健身廣場。……。 |
北李村是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黃河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114017999。 |
北李村是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廣饒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523001288。 |
北李村是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徐福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0681004215。 |
北李村是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馬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911111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