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莊村是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村里集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614108243。 |
北莊村是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市土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683111221。 |
北莊村是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張魯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522101204。 |
北莊村于2002年11月由原北莊村、窯港村合并組成,位于周浦鎮東南部。北莊村東與六灶鎮其成村、連民村接壤,南與新場鎮坦西村交界,西與瓦南村相連,北與棋桿村為鄰;下轄20個村民小組,1082戶,戶籍人口2562人,其中農業人口1363人,非農人口1199人,來滬人員1500人。2010年,總面積3.3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7.6公頃;糧田42公頃,常年菜田67公頃,西甜瓜13.7公頃,果樹6.5公……。 |
1958年改為北莊大隊,1984年6月改為北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北莊村……。 |
北莊村位于甘井鎮北部5公里處,耕地面積3253畝,果園面積280畝,分3個村民小組,306戶,1257人. 村委會班子健全,共有黨員13人。08年新建村級陣地。書記:胡新義:13571087743。村長:胡公柱:13629182895。全村在產業發展方面有以下幾項:1、我們主導產業主要是糧、養雞、烤煙。由75%的剩余勞力在家經營糧食、土雞養殖、烤煙種植。2、畜牧業:全村共有羊存欄615只,牛存欄1……。 |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北莊大隊,1966-1976年“文革”時稱北莊大隊革委會;1977-1983年稱北莊大隊管委會;1984年政社分設,易名北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北莊村……。 |
1961年行政區劃調整時設立北莊大隊,1967年‘’文革“期間更名為”紅纓“大隊,1968年恢復原村名,1984年體制改革時,改名為北莊村民委員會。北莊村……。 |
1962年名為北莊生產大隊,1984年更名為北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北莊村……。 |
北莊村位于侯城鄉西南方,距鄉政府所在地7.5公里,距縣城15公里,幅員面積 1.5萬 畝,耕地面積為560畝,全村共有2個自然村,總戶數54戶,總人口140人,其中勞動力人口為65人,人均耕地4.14畝,主導產業為檳沙果和蘋果樹種植,全村經濟總收入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不足3000元。全村養羊戶5戶,100只以上規模養殖2戶。村內種植檳沙果和蘋果樹戶數為54戶,面積占到290畝左右。在國家“五覆……。 |
北莊村位于東冶頭鎮北部,喬家峪溝中段,距離東冶頭鎮5公里處,全村207戶,613口人,耕地面積達1600畝,交通便利,水資源豐富,是一個純農業村。去年,沼氣建設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點工程,為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改變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兩委會成員結合本村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引進了秸稈氣化集中供氣技術。該項目總投資150萬元,占地1800平方米,廠房面積……。 |
北莊村基本情況 北莊村位于夏門鎮北山,轄區內有1個自然村,全村共 192 戶,448人,男女勞力338人,有一處衛生所,擁有耕地面積1680余畝,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種植玉米。新一屆支部村委成立以來,致力于解決全村移民安居工程,為老百姓安居樂業、增強農村和諧穩定奠定了基礎。北莊村在歷史上曾有多人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貢獻和犧牲,如今人們正以飽滿的熱情投身于新農村建設當中。……。 |
北莊村,位于介休市南端,距市區10.7公里,屬山區丘陵地貌。全村人口290人,69戶。現有耕地1150余畝,干果經濟林面積950畝,種植品種以核桃為主,核桃的種植一直是村里的主導產業,占全村人均純收入的60%……。 |
北莊村位于高平市區東南8公里處,距米山鎮3公里。東與東善為鄰,西與河西鎮的官莊村毗鄰,南與東寨村接壤,北與三王村相連。地處丘陵地帶。全村有110戶,412人,13名黨員,其中女黨員1名。有650畝耕地。村民以農為主。現村內有養豬小區一個、豆制品加工作坊一個、翠芳食用菌合作社一個、葡萄園兩畝、家庭飯店兩個、進來又組建耍獅隊一支,成員二十余人。農閑時間可外出演出。……。 |
北莊村(Běi zhuāng cūn)位于附城鎮北10公里處。因村前有條大河,村莊座落于河的北岸,故名北莊,位獨立行政村。北莊村,屬土石丘陵地帶,地理位置在東徑113°10′28.4″,北緯35°44′0.86″、年平均溫度9攝氏度,最高海拔為1032米。年平均降雨量為350毫米左右.屬典型的農業種植區.經濟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北莊村東傍窄相水庫.北與禮義鎮梁泉相連.西與田莊相接.南與崇文鎮花落村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