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溝村地處泗縣西南部,329省道、泗固路穿村而過,是草溝鎮政府所在地,是全鎮商貿業的集中地。近幾年,草溝村兩委在鎮黨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力發展建設新農村工作,實現了綠化、美化、潔化、亮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為更好的發展商貿經濟、服務全鎮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氛圍。在黨建工作上,該村黨總支、村委會,在鎮黨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大黨員干部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村兩委會利用廣播、宣……。 |
草溝村位于鎮政府駐地西南7公里處。面積1.56平方公里,山區,栗鈣土。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于農作物種植,以馬鈴薯、玉米為主,谷、黍等雜糧為輔。63戶102人,耕地821畝,糧食播種面積799畝,糧食產量124噸,油料產量4噸。 ……。 |
因樹木雜草遍地,村子又在溝里故名草溝,又因其位于草溝西部,故名西草溝。清康熙年間屬長淵鄉底張里。清乾隆年間屬西路底張里第十保。1944年屬故縣鄉。1947年屬洛南縣興華區。1949年屬六區。1955年屬崇陽中心鄉。1956年屬下峪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下峪人民公社草溝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為草溝村民委員會,屬下峪鄉。2009年,為草溝村民委員會,屬下峪鎮。草溝村……。 |
一、村情簡介草溝村位于大峪鎮西部山區,距鎮政府三十余公里,西與下冶鎮交界,南鄰小浪底庫區。草溝村因溝多草茂而得名。全村共有22個自然村,11個居民組,335戶,1247人,總面積8.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95余畝,退耕還林地1060畝,林地面積13700畝,河流面積1200畝。村集體組織健全。全村共有黨員18名,村三委班子成員8人,支委3人,村委4人,監委2人,兩委交叉任職1人。基礎設施建……。 |
據查,清代建村,有陳姓人家和楊姓人家、許姓人家居住,由于草木茂盛,起名為草溝。解放初,屬日月山根區,1953年8月實行鄉制,屬山根鄉,1956年8月撤區并鄉,改名和平鄉。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屬和平鄉人民公社,1961年5月管理區改建公社屬和平公社。1984年5月,撤社設鄉屬和平鄉,1993年屬和平鄉,名稱沿用至今。草溝村……。 |
草溝村是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汪溝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1302110220。 |
草溝村是山東省煙臺市棲霞市寺口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686107240。 |
草溝村位于萊蕪城東8公里處。東有崮堆山,西有堰敦嶺,南有紅沙石小山。草溝村地處丘陵,耕地356畝,96戶,341口人。清朝初,崔梁坡村崔龍、崔虎兄弟二人一挑一擔逃荒要飯,路過此地,一眼就看上這塊寶地,就在此搭起窩棚住下來,開山劈嶺,調水造地,維持生活。因溝中有水,兩岸草茂,常呼為草溝。久之便為村名。清時為“汶陽保•草溝村”。1948年屬汶陽區。1984年為城關鎮草溝生產大隊。1987年……。 |
草溝村,歷史上兩點有名,一是地處交通要道,村大人多,舊社會為敵人據點,解放戰爭期間我軍夜襲該村消滅敵人名揚全縣;二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全國開展農業學大寨活動,成為學大寨的先進典型,《山西日報》曾以“草溝出帥才,窮村面貌改”為題作了長篇報道。草溝村,原名狄那,是北魏太武帝延和年間僑置壽陽的狄那縣所在地。該村距離壽陽縣城2公里右,324戶,1029人,415個勞動力,其中外出務工人員210名。全村以交通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