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西南部。面積183平方公里。人口1.9萬,其中彝、苗等民族占5.2%。轄17村委會。1949年屬石寨鄉、大鴉鄉。1953年析設銀廠、恰西、岔河、石寨(大寨)鄉。1958年撤鄉并入黑石頭公社。1962年析建銀廠、恰西、岔河(諾著)、大寨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1991年合并置岔河鄉。畜牧業以養牛、羊、豬為主。火腿、黃梨有名。有小學21所。鄉人民政府駐地諾著,又名岔河,在草海……。 |
在畢節市南部。面積119平方公里。人口3.3萬,其中彝、苗等民族占21.5%。轄17村委會。1949年分屬朱昌鄉和鴨池鄉。1954年析設岔河、雙寨、木來、茅草坪鄉。1958年合并改置公社。隨即并入朱昌公社。1962年析建4公社。1984年改置岔河鎮和雙華、草坪鄉、木來彝族苗族鄉。1991年合并置岔河鎮。富煤礦。產生漆、桐油、烏桕籽、茶葉。有小學22所。鎮人民政府駐地岔河,在畢節東南17公里,岔河北……。 |
豐潤縣轄鎮。1958年屬韓城公社,1961年建岔河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改岔河鎮。位于縣城南偏西,距縣城28.3公里。面積48.7平方公里,人口2.9萬。唐(山)通(縣)公路穿過鎮北部,韓(城)岔(河)公路通達。轄楊義口頭一村、楊義口頭二村、楊義口頭三村、么義莊、宋家口頭、劉莊子、岔河一村、岔河二村、蒲莊子、高坨、王各莊一村、王各莊二村、王各莊三村、王各莊四村、三神莊、四神莊一村、四神莊……。 |
岔河鎮位于豐南區西北部,鎮域面積43.38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總戶數8131戶,人口27997人,耕地面積48111畝,鎮域內共有金翔化纖、金翔紡織等重點企業。岔河鎮以岔胥路為中心,發展城鎮建設。按照區領導來我鎮調研時提出的“適度規模、量力而行”的小城鎮開發要求,現已完成岔河鎮總體規劃、控規,制定特色小鎮修建詳規,產業功能定位更加準確,工業園區融入豐南經濟開發區的步伐進一步加快,為特色小鎮的……。 |
岔河鎮為洪澤縣所屬鎮,轄十一個行政村,三個居委會,總人口四萬人,總面積125平方公里,其中白馬湖水面30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5.5萬畝。岔河是全國第三批農業標準化項目示范區,國家級綠色食品基地,江蘇省文明鄉鎮,省級新型示范小城鎮,蘇北農村綜合實力百強鄉鎮,省現代農民科普試點鄉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先進鄉鎮。地理位置:岔河鎮地處洪澤縣東部、北鄰楚州區、南毗金湖縣、東隔白馬湖與寶應縣相望。西離205國道……。 |
如東縣轄鎮。1948年建岔河鎮,1959年改岔河公社,1976年復鎮。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27公里。面積24.5平方公里,人口2萬。掘丁公路、通洋公路交會過境,如泰運河通航。轄金國、曹河、三里橋、洪莊、金東、張堡、繆莊、葛桑、土山、龍泉、燕南、迎春12個村委會和燕川、興塢、七井、新春4個居委會。農業以種養業為主。境內有蘇北有名的“苗豬”市場。.……。 |
江蘇省邳州市岔河鎮位于蘇北魯南兩省交界,地屬蘇北.大平原,全境南北長9.8公里,東西寬7.3公里,總面積7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b萬畝,鎮下轄12個行政村,20個自然村,人口 4.2萬人,是邳州西北部中心重鎮。歷史悠久,人文匯萃。岔河鎮是大墩子文化的發祥地,其文明史在6000年以上。歷史文化遺跡眾多,著名的有漢代張良橋、唐代興化院等。現存遺跡8處,著名的良壁古槐,樹齡在一千多年以上,相傳唐代尉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