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家莊因之前居住的人都姓柴,故而以姓氏命名,后因柴姓氏的人絕后,該村也沒有姓柴的人。解放后屬于良貢區興化鄉,合作化時組建集體高級社。公社化時設立柴家莊營理區成立柴家莊生產大隊。1962年撤區成立柴家莊大隊,文革中改名永紅大隊,1972年恢復原柴家莊村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柴家莊村……。 |
崞村鎮柴家莊村,位于崞村鎮南。崞村鎮柴家莊村,距離鎮政府所在地10.5公里,轄區面積3.2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共1000畝,人均耕地14畝;其中水澆地面積0畝,林地面積1200畝。全村主要以種植玉米為主,種植面積大約600畝。全村共有戶籍人口40戶73人,低保19戶29人,五保戶2戶2人。常年外出30戶65人。2018年,村集體收入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00元,收入主要以農業種植、務工等為主……。 |
明初,柴權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以姓氏取名柴家莊。后又遷來崔、路、趙姓,仍沿用原名。柴家莊村……。 |
柴家莊村位于平鄉縣東北面,南臨邢清路、北臨北環路以及規劃建設東岳大道均穿村而過。村“兩委”班子健全共6人,全村有7個村民小組445戶,共1735人,黨員47名。耕地面積2195.31畝。 ……。 |
柴家莊村位于龍州鎮西北方向,東與西羊同村,交界,西與龍洞村石段莊村接壤,南與墳臺村交界,北與范家佐村毗鄰;全村面積0.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15.44畝;轄300戶,1003人,均為漢族,全村黨員38人,支部委員4人,其中大學生村官支書助理1人,村委會3人,兩委干部7人,村主要從事農業產業。……。 |
柴家莊村位于邵原鎮政府以南15華里處,東隔邵吉線與田沽坨村相望,西與葛山村接壤,南至六主村交界,北臨長院村。村級規劃有一條 2600米長的水泥主干道,東接邵吉線,西至村最西端;組組通道路有1100余米,交通便利。村內地勢東高西低,最西端有一條天然河流——道西河,起止李洼村南端,流至黃河,流經長度1200米。天然林地4000余畝,以洋槐樹為主。柴家莊村方圓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5畝,林坡面積400……。 |
柴家莊村是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東里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323103220。 |
柴家莊村是山東省濟南市南部山區柳埠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112019247。 |
柴家莊村是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西賈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41023203999。 |
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同年9月,設立柴家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柴家莊生產大隊、柴家莊大隊。1968年9月,更名為柴家莊大隊革命委員會。1981年6月,復名柴家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4月,我國實行政社分設,撤銷柴家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設立柴家莊村村民委員會,簡稱柴家莊村村委會。柴家莊村。……。 |
柴家莊村距平定縣城23公里,距陽泉市15公里,距陽井公路3公里,面臨溫河,背依大垴山,在巨城西北部。全村200戶,601人,耕地1200畝,勞動力308人。全村現有工礦企業4個,兔特種養殖業1個。其中耐火企業3個,礬石企業1個。2008年全村實現糧食總產量297噸,經濟總收入37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76元。柴家莊村村支兩委由6人組成,村委3人,支委3人。村支部書記由馮新孩擔任,村民委員會主……。 |
柴家莊村位于萬臨路邊,角杯鄉東北邊,交通便利,占地780余畝,耕地面積700畝,主要以小麥、棉花、蘋果、桃為主導產業,人均收入4000余元。 柴家莊村下轄2個居民組,55戶,人口217人,勞動力120人,黨員12人,兩委成員5人。近幾年國家各項惠農政策不斷出臺,我們村在落實惠農政策上狠下功夫,全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新型農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7%,農民群眾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
柴家莊村位于西社鎮的西北部,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小村莊,共有2個居民組,115戶,484口人,支村委干部6人,14名黨員,1000余畝耕地,大部分村民在外打工。種植小麥、玉米、豆類、大蔥等農作物,近幾年發展起建筑業、養雞、養豬、養羊等養殖業,并成立了一個晉水養雞合作社,這些特色農業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2010年共埋設飲水管道1300余米, 2011年全村街巷道硬化工程啟動,現加緊施工中,,柴家莊村村容……。 |
--柴家莊村位于畖底鎮東部,距鎮政府所在地3.5公里,東面于薛店接壤,北臨胡城,西接東畖底,桐石公路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村共有2個居民小組,121戶、 509口人,勞動力 248 人,人均收入3840元,黨員28名;面積1550畝,其中耕地面積1480畝,農業種植以旱地小麥為主,經濟作物為輔,光照充分,晝夜溫差大,是個傳統的精耕細作農業區。村內有玻璃企業一家,磚場一個,養雞場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