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村是黑龍江哈爾濱市依蘭縣依蘭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0123100203。 |
晨光村位于滬嘉鄉西部,距鄉政府所在地福民村3.2公里,1975年由滬嘉鄉農場一連分出建屯為滬嘉鄉農場十連,1984年更名為晨光村,行政區面積62平方公里,屬丘陵山地,處第五積溫帶,年氣溫≥10℃的有效積溫1800℃-2000℃,無霜期為90-105天,年降雨量450---500毫升。全村總戶數72戶,人口185人,勞動力75人,耕地面積5400畝,主要種植作物大豆、小麥、水飛薊。有黨員16名,貧困……。 |
晨光村是黑龍江黑河市嫩江市伊拉哈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1121101201。 |
晨光村是黑龍江齊齊哈爾市訥河市老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0281111204。 |
晨光村西臨漢江河南岸,和谷城冷集隔河相望,全村5個組,1387人,其中黨員27人,耕地面積3281畝,主要種植瓜、果、花生、蔬菜等。建有老河口市贊晨土豆專業合作社、老河口市振晨蔬菜專業合作社,晨光村所產的包菜、蘿卜等蔬菜已成康師傅方便面定點供應商,是老河口優質無公害蔬菜基地,農副產品遠銷武漢、十堰、河南、廣東、湖南、陜西等十多個省市和地區。晨光村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新農村建設先進村”。……。 |
“晨光”寓含農業合作社走集體化道路,如清晨初升的太陽普照大地,前景美好。1938年屬湖港鎮。1947年屬民生鄉管轄。1949年屬肖家港區。1951年屬孝感縣肖港區。1952年屬孝感縣十二區。1953年屬肖港區。1955年初級社時,葉家沙灣、土地樹葉、程家河為晨光一社,呂家灣、瓦匠灣吳、篾匠潭吳、大路邊葉、升斗李為晨光二社,屬肖港區,1956年高級社時,兩社合并為晨光社。1958年設立晨光大隊,屬肖……。 |
晨光:早晨的陽光,取“旭日東升,欣欣向榮”之意。明、清屬興國州吉口里;民國屬陽新南鄉;1950年劃歸通山縣后,屬黃沙區黃沙鄉,分設晨光、老屋趙、趙家垅三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黃沙人民公社黃沙管理區,改設為晨光生產大隊和老屋趙、趙家垅二個生產隊;1962年設區建公社,屬黃沙區黃沙公社;1975年撤區并公社,屬黃沙公社;1984年恢復區、鄉鎮制,屬黃沙區黃沙鋪鎮,復設晨光、老屋趙、趙家垅三村;……。 |
晨光村是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鐵絲塘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422108214。 |
晨光村是湖南省邵陽市邵東市大禾塘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430521001244。 |
寓意人們的生活蒸蒸日上,尤如早晨的陽光。1983年設立晨光村,沿用至今。晨光村:位于南沈灶鎮以南2公里處。……。 |
以早晨的陽光,寄托美好的愿望而取名。1949年屬林崗鄉和富城鄉;1958年分為林崗壩大隊和晨光大隊,屬紅旗公社;1960年屬城關公社;1962年屬城郊公社;1965年與林崗壩大隊合并為晨光大隊;1968年屬城鎮公社;1983年屬湘江鎮公社;1984年實行鄉村建制,晨光大隊改為村屬湘江鎮;1987年12月,林崗壩從晨光村分出;2001年10月,湘江鎮并入文武壩鎮,晨光村屬文武壩鎮至今。以美好愿望取名……。 |
晨光村是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長德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20173012211。 |
晨光村是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新城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220702200211。 |
晨光村是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西豐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211223100203。 |
晨光村是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曙光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15080220208。 |
晨光村是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太平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52224202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