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駐地大新莊,此村曾叫大興莊,后梨園村分村時,另立新村,且住戶較多,得名大新莊,且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解放初,屬黃灣鄉。1958年9月,屬黃灣人民公社,設梨樹園大隊。1970年1月,分設黃灣公社,梨樹園大隊屬之。1974年,梨樹園大隊析置大新大隊,屬黃灣公社。1984年5月,大隊改村,改置大新村,屬黃灣鄉至今。大新村:位于黃灣鄉東南3公里處,全村人口2049人。……。 |
大新村位于中崗鎮西北方,與苗集鎮相接,共有人口4800人,地面積5700畝,16個自然莊,29個村民組,村干部7人,黨員83人,9個黨小組,2010年培養積極分子10人,發展新黨員2人。2010年在我村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努力和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修建水泥路面共3.8公里,修拐彎下水道675米,修拐彎綠化帶900米,總造價146萬元。從而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評。2010年我村黨支……。 |
大新村位于淮河北岸,五蚌路中段,地處大新街,總人口3436人,839戶,黨員總數69名,實有土地面積3586畝,該村農民主要從事麥套西瓜種植,收入可觀。大新村作為“民主聽證質詢會”制度的試點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工作開展得好,有力地促進了村級工作的順利開展。先后三次代表五河縣接受省、市領導的檢查指導,并獲得好評。 大新村大豆營銷協會黨支部充分發揮資金優勢、技術優勢和信息優勢,為廣大會員的生產提供了全……。 |
以境內大新圩得名,故得名大新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屬湯溝人民公社大新管理區;1961年大新大隊屬大新人民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大新村屬大新鄉;1992年2月大新鄉并入湯溝鎮,大新村屬湯溝鎮至今。大新村:地處湯溝鎮東北部,占地面積4500畝,其中耕地3558畝;水面200畝。全村總人口2565人,下轄15個村民組,681戶。……。 |
大新村位于英都鎮西南部,村落面積5.09平方公里,分為竹林、新楓、侖豐三個片區,全村有11個村民小組,1344戶、人口4500多人。大新村1958年公社化時由大侖頭,新楓兩村取首字為大新大隊,1984年改為大新村委會。五十年代在石獅祠后小尖山上挖掘到石礪、貝殼、陶片等歷史文物,經廈大考古學者鑒定,認定為是新石器時代遺址。大新村石獅祠始建于明成化年間,公元1676年遭山寇焚毀。其后裔武生洪寶基主持重……。 |
因本村大溝和新莊兩大社,取大和新作為村名,故稱大新村。1961年5月,管理區改建公社,稱為大新村,設立大新村大隊;1983年5月,撤社設鄉,改名為大新村村民委員會,自此一直沿用,2017年8月7日撤鄉設鎮,屬襄南鎮至今。大新村……。 |
1958年屬義容人民公社大新大隊;1983年屬義容區,改為大新鄉,1987年義容鎮大新鄉改為大新村委會,1989年大新村改為管理區;1999年撤銷管理區,設立大新村民委員會命名以來沿用至今。大新村……。 |
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袁姓在生滿菖蒲草的沼澤邊建村,起名菖沼村。1951年從三甲下鄉劃分設立大新鄉,土改隊河農會干部不喜歡“菖蒲”之名,以鄉內有大車垌而命名為大新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2月6日由陽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大新村委會,沿用至今。大新村……。 |
1958年至1983年為大新大隊;1984年2月撤銷生產大隊設立鄉政府;1986年改為大新村委會;1990年改為大新管理區;1999年恢復大新村委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大新村位于南山鎮東部,共轄新寮、公益圩、大埔、垠心、連城地、三門地、老寨七個自然村。總面積2918.9畝,其中耕地面積838.9畝,林地面積1981.1畝。全村有農戶408戶,總人口1893人。……。 |
梅州市平遠縣大新村泗水鎮東南部,東臨長潭水庫,西接梅畬,南連成文,北接木聯。大新村轄23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317戶,人口1268人;全村總面積2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80畝。大新村年平均氣溫為19℃,年降雨量約為1702毫升,氣候特征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主要經濟作物有南藥、水稻、西紅柿、杉木、闊葉林,村特色經濟收入有南藥、水稻、西紅柿、杉木、闊葉林,上一年大新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613萬元。近……。 |
大新村位于東坑鎮以北,距鎮政府8公里處,是東坑鎮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生態文明創建村、“廣東省技術創新(青梅)專業鎮”東坑鎮的青梅主產地。轄6個村民小組,495戶2726人,0黨員37名,其中女黨員4名。版圖面積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7公頃,其中水田43.8公頃,全村青梅等水果種植面積達2500畝。每年村民外出打工、經商600多人,年收入500多萬元,是遠近聞名的“商場村”。2009年全村農民收入……。 |
大新村位于溪南鎮西北面,靠韓江南面,東靠汕汾公路西側。全村耕地面積280畝,總人口692人,其中農業人口662人,總戶數187戶,其中農業戶數164戶,村二委干部7人,黨員人數28人,設村黨支部1個,村委會1個,設村民小組3個。 2009年雙層經濟總收入926.5萬元,其中農業總收入276.6萬元,人均純收入4206元。近年來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堅持以發展經濟、搞活經濟為動力,爭當創建一個生產發展,生……。 |
因該由兩村合并,取大同的“大”與培新的“新”,故名。1949年稱大新村農會,1950-1957年稱大新大隊,1963年-1986年稱大新鄉,1986年后稱大新管理區,1999年改稱大新村委員。大新村……。 |
以駐地得名。駐大新村,故名。轄域在民國二十四年(1935)為大凳村,屬三江縣丹陽區大浪鄉。1950年屬三江縣田寨區。1952年改大新鄉,屬大苗山苗族自治區大浪區。1955年屬大苗山苗族自治縣大浪區。1958年分為更被、紅凳2大隊,屬大浪公社。1962年更被、紅凳2大隊合為大新公社,屬大浪區。1966年屬融水苗族自治縣大浪區。1968年復改大隊,屬大浪公社。1984年改村,屬大浪鄉。1996年稱大新……。 |
大新村是廣西來賓市金秀縣羅香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1324202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