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村簡介 大徐村地處高新區征地范圍內,東于燕山鄉,燕山村接壤,南鄰姜顧村,西為合徐高速公路,北鄰秦集村。 本村有8個村民小組,480戶,人口1720人,其中0員36人,勞動力1200人,水稻面積2000余畝。 大徐村有個人企業一個,人均收入5920元,比上年增加為10%。經過幾代人努力,大徐村實現了村內50%道路通水泥路,有線電視入戶率90%,農村100%電力線路到戶,空調用戶近百戶,電話、手機……。 |
大徐村位于柳溝鎮正東方向,該村總面積3.45平方公里,下轄8個小自然莊,989戶,總人口4121人,耕地面積3325畝。全村從業人數2183人。目前,全村基本實現了通電、通水、通廣播、通電話,在農業和畜牧業方面,年均生豬出欄4010頭,牛14頭,羊1080只,家禽10830只。水果種植方面,年產量26760公斤,水產品年產量可達12470公斤。……。 |
趙橋鄉大徐村位于大楊鎮和趙橋鄉交界處,東靠亳阜高速,西鄰京九鐵路,背靠清水河,梅百路橫穿于此,交通十分便利。本村下轄修板橋、修老莊、前修等28個自然村,于2007年由五個行政村合并而成。本村共1725戶,總人口7160人,耕地面積16500畝,現有村干部11人,黨員107人。根據鄉黨委統一要求,大徐村的基層黨組織按照產業布局和村務需要設置。近幾年來,圍繞新農村建設“五句話”總要求,村“兩委”一班人……。 |
大徐村基本情況 大徐村位于耿棚北部,北與三十鋪接壤,西與韓莊村相鄰,南部與潘莊粗相鄰,東與淮北村相鄰,現有人口4169人,土地面積4305畝,該村地勢平坦、開闊,海拔高度27m左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無霜期220天左右,年降水量881.7mm。該村主要農產品有紅芋、小麥等,現有粉絲加工廠35家,其中大型三彭粉絲廠生產的“三彭”牌粉絲暢銷省內外。該村畜牧養殖業……。 |
因境內有村莊徐姓始建,規模較大,得名大徐村,以此名稱命名,又因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大徐村村民委員會。1949年廢除保甲制,屬仁和鄉;1952年為大徐、西楊兩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為大徐、西楊兩個大隊,隸屬藕塘人民公社;1966年劃屬仁和公社;1983年12月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仁和鄉,改置大徐、西楊兩村;2007年隨仁和鄉并入藕塘鎮;后村級區劃調整,大徐、西楊兩村合并成立新的大徐村,隸屬……。 |
白廟鎮大徐村總人口4896人,耕地面積3640畝,5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5個自然村分別是徐莊、張莊、陳莊、大坑、李莊、王莊;11個村民組為徐北、徐東、徐西、徐南、寨里、張莊、陳莊、坑西、坑中、坑北、王莊。大徐行政村有黨員62名,徐莊29名,張莊3名,陳莊6名,大坑18名,王莊6名。有8個黨小組,行政村書記侯洪河負責全面工作,支部副書記侯記任人村民委員會主任,負責村務工作。 大徐行政村地處S1……。 |
1980年從大徐大隊中分設徐馬大隊。1983年恢復鄉政權后一直隸屬先鋒鄉。大徐村……。 |
大徐村位于建橋鄉東北,總占地面積1750畝,其中耕地面積為1620畝,現有人口650人,戶數175戶,年人均純收入1400元。該村基礎設施完備,街道完全硬化,實現綠化亮化美化。農業生產設施齊全,農業生產主要以傳統作物種植為主。……。 |
大徐村位于召陵鎮東部,緊鄰后宋路。距離鎮政府5公里,南鄰萬金鎮,北鄰辛莊村,東鄰張烈莊村,西鄰西皋東村。現共有人口3056人,其中黨員58名,耕地面積約2700畝,農戶666戶。由10個組組成,主要產業種植業、瓜果業。由一個小學和一個幼兒園。村室坐落于村中部。……。 |
大徐村是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辛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0422108216。 |
清康熙年間徐氏村民來祖從觀音廟分居到此建村落戶,因村后有一小徐莊,故取名為大徐莊。1949年屬淮陽縣第三區(臨蔡)。1958年屬臨蔡人民公社。1962年設大徐大隊,臨蔡人民公社。1965年屬白樓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大徐村民委員會,屬白樓鄉。2009年屬白樓鎮。2019年屬淮陽區白樓鎮。大徐村……。 |
清初,徐姓弟兄從山西前來建村,老大定居在此,名大徐莊。清屬官莊保。1912年屬泌陽縣雙廟區。1947年屬泌西縣雙廟區。1953年屬泌陽縣梅林區。1958年屬陳崗管理區。1959年屬泌陽縣賒灣公社。1961年屬賒灣區。1969年設大徐莊生產大隊,屬楊集人民公社。1980年楊集人民公社更名楊家集人民公社,屬楊家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大徐莊村民委員會,屬楊家集鄉。2016年屬楊家集鎮。大徐村……。 |
大徐村是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澗頭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1729208202。 |
明崇禎十五年(1642)徐玉龍自張閣東南沈集遷此建村,得名徐家莊。清道光年間,部分村民外遷建小徐莊,因本村較大,故名大徐莊。1939年屬第六區田集保。1946年屬塢墻鎮田集保。1949年屬順河區田集鄉。1950年屬塢墻區田集鄉。1956年建大崔莊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屬田集鄉。1958年更名為大徐莊生產大隊,屬塢墻人民公社。1961年屬塢墻區田集人民公社。1962年屬塢墻區牛莊人民公社。1965年復……。 |
徐氏鼻祖諱達,字天德系皖鳳陽人,封中書右丞相,魏國公,贈中山王。建文立達,第三子諱寬,字增壽,號百合,落難,初建業于錦襄西南長崗集,后遷于此,稱今名。1949年屬一區。1955年屬長崗鄉。1958年為孫聚寨人民公社大樓徐生產大隊。1961年為河集區大樓徐生產大隊。1965年為孫聚寨區大樓徐生產大隊。1974年為潮莊人民公社大樓徐生產大隊。1984年為潮莊鄉大徐村民委員會。1986年為潮莊鎮大徐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