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許村:位于永安鎮西南部,南鄰灰古鎮,西接順河鄉,302省道穿村而過,距宿州市市區27公里。全村轄14個自然莊,25個村民組,6551人。耕地面面積8322畝,轄區面積12平方公里。……。 |
許姓人家在此居住而得名。1969年建大許莊大隊,1984年2月成立大許村,以境內大許莊得名。駐地小陳莊。屬于華佗區華佗鄉,1992年代莊村與大許村合并成立大許村。1992年2月成立西湖鎮,劃歸西湖鎮管轄。大許村位于西湖鎮西南角,離鎮政府約6公里處,南鄰草河,北鄰路莊村,東鄰五里村,西領馬寨鄉,華天路貫穿我村,交通便利,我村共有22個自然莊,36個村民組,總人口4325人,現有耕地5644.34畝。……。 |
大許村地處和縣正南,南于牛屯河為界,北與姥橋鎮相鄰,由原大許、王成、施莊三個村合并而成。轄13個自然村,55個村民小組,共有1182戶,4764人,耕地面積5410畝。全村交通便捷,供電、通訊設備完善,省級公路S206省道貫穿全境,村內主要道路都通水泥路,所有自然村都通砂石路。全村設有1所小學,1個標準化衛生醫療室,一座自來水廠,村內現有私營企業5家,白橋加油站、孫堡麻油廠、忠飛糧油廠、宇龍模具廠……。 |
大許村是廣西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51302101200。 |
大許村是河北省滄州市獻縣高官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929108201。 |
清初,許姓五兄弟從許老莊遷此居住,故名。明屬真陽保。清屬正陽保。1921年屬育英鄉。1932年屬毛集聯保。1945年屬胡沖鄉十三保。1951年屬毛集鄉。1956年屬胡沖中心鄉毛集小鄉。1958年屬熊寨人民公社二營。1961年屬毛集生產大隊。1981年建大許莊生產大隊,屬熊寨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大許村民委員會,屬熊寨鄉。1996年屬熊寨鎮。大許村……。 |
清道光年間,許茨林姓許的人丁興旺,來此買田建莊。成村后,因村大人多以姓氏命名,得名大許莊。民國年間屬汝南縣四區。1938年屬汝南縣李旗屯聯保處。1949年屬汝南縣四區李旗屯鄉。1951年汝南、平輿分治后,屬平輿縣四區李屯鄉。1956年屬平輿縣李屯中心鄉。1958年屬李屯人民公社大張莊第三營。1960年設立大許生產大隊,屬李屯人民公社。1984年設立大許村民委員會,屬李屯鄉。2009年屬李屯鎮。大許……。 |
清順治二年(1645),許氏始祖從同西洪洞縣許家營村遷居。順治五年(1648),命名為大許村。清屬臥龍里。1941年屬蔡溝鎮。1949年屬蔡溝區大許鄉。1958年設立大許生產大隊,屬蔡溝人民公社。1962年劃屬和店人民公社。1983年底改稱大許村民委員會,屬和店鄉。2014年屬和店鎮。大許村……。 |
據西漢末年(8),王莽追殺漢光武帝劉秀,劉秀途經后孟村時,皇后娘娘為保劉秀平安,向輔政大臣許下心愿,后孟村遂改為大許。1944年屬趙村鄉。1947年屬洛南縣第四區。1949年洛南、洛北兩縣合并為洛寧縣,屬洛寧縣第七區。1953年屬第八區。1955年撤區并縣,屬趙村中心鄉。1956年屬趙村鄉。1957年屬趙村直轄鄉。1958年建大許大隊,屬趙村公社。1984年改社為鄉,為大許村民委員會,屬趙村鄉。2……。 |
大許村位于梨林鎮北部,距離梨林鎮約四公里。全村535戶,共2380人,勞力1428人,分12個居民小組,土地面積4360余畝,耕地面3890積畝,旱澇豐收。村三委成員8人,黨員32人。村內通自來水、廣播、電話寬帶,建有保潔隊伍,主巷道基本硬化,主大街進行了亮化和綠化。有標準化衛生所、信息網點、農家書屋和便民超市。2011年人均純收入元,主要來源于種養殖、運輸、經商、外出務工。……。 |
以許姓取名大許家,簡稱大許。1958年成立大許生產大隊,隸屬大許公社;1983年,撤銷大許生產大隊,設立大許村;1996年撤鄉設鎮,2000年同太山鄉合并為大許鎮,隸屬大許鎮;2010年,經國務院批復,撤銷銅山縣,改設銅山區,隸屬銅山區,沿用至今。大許村:位于大許鎮政府所在地。……。 |
大許村是遼寧省錦州市太和區營盤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210711009203。 |
大許村是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鄭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481105999。 |
大許村位于六戶鎮政府東南六公里處,東西分別與邱家、小許兩村接壤,南與廣北農場毗鄰,北與油田三分場相連接。【村名由來】據記載,明朝初年,許姓兄弟二人由山西省洪洞縣遷居此地,其兄在此建村,取名大許村。其弟在村西建村,取名小許村。后原許姓遷走,張氏始祖帶其長子張敬先、次子張戴先,于明初洪武年間自棗強縣遷移至此,祖輩就久居在大許,村名一直沿用至今。【人口與姓氏】全村493戶1584人,共由53個姓氏。【歷……。 |
清季屬德政鄉一都,解放前屬仙南鄉,解放初屬大許鄉。合作化時建立大許高級社。1958年為大許管理區大許生產隊,1961年為大許公社大許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后改為村,1992年撤村并屬浦陽鎮大許辦事處,2002年屬仙華街道。大許村位于浦江經濟開發區、浦鄭公路邊,西接浦江縣城浦陽鎮,東靠浦江中心鎮黃宅,南通與縣第二通道義烏、麗水源、白石源相接,全村現有農戶719戶,農民人均收入4100元,全村現有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