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洼村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戰國時代文化遺址的發現說明先秦時代即有人居住于此。后歷經滄桑,明以前形成新村落。原處于丁家洼河畔,1958年修建丁家洼水庫時搬遷今址,因村舊處洼地,且因姓得名丁家洼。村民均為漢族。位于房山區中部,東北1.5公里即羊頭崗,南1.8公里是饒樂府,西北2.2公里至北莊,北1.5公里為前朱各莊。1983年設村民委員會。產小麥、玉米、谷子、白薯、小豆、花生、高粱,……。 |
丁家洼村是河北省滄州市吳橋縣安陵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928104264。 |
該村始建于遼金,名為凹立村。明洪武十六年,該村丁慶任浙江道監察御史,回村重修白連寺,并立碑,改名丁家洼,沿用至今。丁家洼村……。 |
丁家洼村是山東省威海市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黃嵐辦事處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00225。 |
1953年至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至1957年轉為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產大隊。1984年成立村民委員會。并一直沿用至今。2019年9月井灣子、胡坪咀、木瓜梁、黃反咀、高石崖五個村民委員會并入屬于管轄。丁家洼村……。 |
一、基本情況:丁家洼位于安峪鎮最東端,地理位置、生產生活條件惡劣、交通不便。下設6個自然村,總人口300余人,90余戶,16名黨員。耕地面積560余畝。全村以干果、山藥材銷售為主要經濟收入。二、黨建工作成效:1、該村以科學發展觀和黨的-精神為指導,努力加強黨建工作,不斷強化基礎設施、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促進支村兩委班子成員提高綜合素質,切實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