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岔村:位于喇叭溝門鄉以東4公里處。……。 |
村莊東面峽溝呈灣狀。東岔村……。 |
依據文物故遺址與自然地理水系取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茨崗、雙城兩個初級社。1961年分為東岔、茨崗、雙城三個大隊,1966年改為紅鶯大隊,1972年恢復東岔大隊,1983年3月金塔縣實行分置,設人民公社為鄉,設生產大隊為村,2004年4月合鄉并鎮、合村并組時,雙城鄉、天倉鄉合并為金塔縣航天鎮,東岔村建制仍保留。小河口村……。 |
因地處麥積區最東部,且山大溝深,故名。民國時期先后屬天水縣第六區管轄,實行保甲制。1949年8月至1955年11月歸天水縣三岔區東岔鄉管轄。1958年8月至1962年3月歸天水縣葡萄園公社管轄。1962年4月至1968年9月歸天水縣元龍區東岔人民公社管轄。1968年10月至1983年11月歸天水縣東岔人民管轄。1983年12月公社改鄉,歸天水縣東岔鄉人民政府管理。1985年7月縣改區,歸北道區東岔……。 |
因坐落于甘溝驛鎮東南方向、故名東岔村。東岔村1952年曾屬于第八區區公所、1961年為甘溝驛人民公社、1983年成立東岔村村民委員會。東岔村……。 |
東岔村:牌樓鄉東岔村與廠溝村和碾子溝村相鄰,村委會駐地距圍場縣城西45千米,5個居民組。發展方向:光伏電站,種植方面。……。 |
東岔村是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清河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20582104207。 |
東岔村是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灌水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0624101201。 |
原屬海原縣,1942年劃歸本縣蒙宣鄉,1949年屬蒙宣區一鄉(全合),1957年成立東岔農業合作社,1958年成立東岔大隊,1966年改名為紅莊大隊,1968年恢復原名,1985年改為村委會屬蘇堡鄉,2003年根據寧政函【2003】134號文件更名為震湖鄉后,屬震湖鄉,地名沿用至今。東岔村……。 |
1949年解放建政時為東岔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東岔生產大隊,1984年政設分設時為東岔村村民委員會,原屬盤道鄉,2001年撤鄉并鎮后屬共和鎮管轄,名稱沿用至今。東岔村……。 |
東岔村是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馬橋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0321105223。 |
東岔村是山東省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區商家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306104224。 |
位于富源北部,全村113戶,445口人,耕地總面積450畝,人均1.1畝,村內有黨員14,村民代表9人,村內主導產業是種植。……。 |
小東岔村有3個自然村莊,3個小組,105戶,267人,土地面積4340畝,有耕地393畝。主要產業以種植為主,2010年人均收入達4436元。大東岔村有7個自然村莊,4個小組,141戶,390人,土地面積5845畝,有耕地652畝。主要產業以種植為主,特色產業有干果紅棗,2010年人均收入達4436元。……。 |
東岔村地處高寒山區,位于市區東偏北25公里處,地理坐標:北緯38°45′,東經112°53′。據傳清初,上莊部分居民到此開荒種田,后建立村。因村坐落于石門溝東岔邊,故名。現有77戶,184人,770畝農業用地。以農為主,兼營果木生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