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孫莊村位于杜橋鎮東北方向, 距離鎮區4里,村莊占地面積 0.1 平方公里,耕地1022畝,戶籍人口360人,101戶,現有黨員15人,村兩委班子6 人。支部書記景瑞華。……。 |
東孫莊村緊鄰302省道,位于東孫莊鎮政府西1.5公里處,地理位置優越,耕地1038畝,人口165戶667人,兩委班子健全,支部3人,村委3人,該村是一個典型農業村。……。 |
東孫莊該村北為邯臨路,東臨尚代路,南臨叢臺路,西臨西孫莊。古有孫姓居住,故名孫莊,元末明初后,孫姓漸少,石姓從外地遷入,沿用孫莊之名,后分為東、西孫莊,東為東孫莊。村莊占地2955畝,有1200戶,3630人。主要街道為水泥路面,綠化覆蓋面積達到60%。村內有尚陽寺、大圣殿。 ……。 |
清代,孫姓從本縣河北寨至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孫莊,1982年地名標準化處理時,更名東孫莊。東孫莊村……。 |
因地處孫莊東側,故取村名東孫莊。建國初期沿襲村公所建制,屬三間房鄉管轄;1957年7月鄉鎮合并后,屬冉莊鄉管轄;1958年8月建公社后,村公所改稱生產大隊,屬李莊公社管轄;1961年5月公社調整后,屬冉莊公社管轄;1984年5月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后,改稱東孫莊村民委員會,屬冉莊鄉管轄;1984年11月鄉改鎮后,屬冉莊鎮管轄。東孫莊村住房占地面積800畝,現有住房470棟,人口1800人,耕地面積3……。 |
東孫莊村位于獻縣縣城東15公里,距河城街鎮政府9公里,西鄰黑風張村,南鄰東趙莊村,面積為0.3平方公里。該村共有人口50戶210人,耕地650畝。村內現有黨員16人,村兩委班子3人。……。 |
清代,孫姓一族在此居住建村,取名孫莊。后為與小孫莊區分,以所處地理位置,更名為東孫莊。1949年屬西華四區。1958年為李大莊公社東孫莊大隊。1975年為大王莊公社東孫莊大隊。1984年為大王莊鄉東孫莊村民委員會至今。東孫莊村……。 |
因村民委員會位于孫莊且在汝州市境內相對位置居東,故名。明初,從山西省洪洞縣遷來一家孫姓。傳村南孫家墳中有棵大樹,樹上住有大仙,整日傷害百姓。為了除害,百姓架火燒了墳中大樹。后將村取名火燒孫,解放后改為孫莊。1958年屬寄料公社王堂大隊。1961年王堂大隊析置王莊大隊,屬寄料公社王莊大隊。1981年屬寄料公社東王莊大隊。1984年屬楊樓鄉東王莊村民委員會。2005年屬王寨鄉東王莊村民委員會。2006……。 |
傳孫姓于明代洪武年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地定居。因當時村西有個西孫莊,按方位取名東孫莊。1949年屬平原省范縣一區。1952年撤銷平原省,屬山東省范縣一區。1956年屬范縣城鎮區。1958年設立古城公社侯家莊大隊。1964年范縣由山東省劃歸河南省,屬河南范縣張莊區。1968年區改公社,屬張莊公社侯家莊大隊。1973年劃歸高碼頭公社。1983年公社建制撤銷,屬高碼頭鄉。1984年農村體制改革,從侯家莊大……。 |
孫姓祖居,地處土陵東而故名。清末屬柏樹墳保。1936年屬南陽市第三區共和鄉。1937年屬橋頭鄉。194年屬橋頭區大路陳鄉。1954年屬新店區。1958年成立東孫莊大隊,屬新店公社。1961年屬新店區紅泥灣公社。1968年屬紅泥灣公社。1984年成立東孫莊村民委員會,屬紅泥灣鄉。1994年撤地設市、同年撤鄉改鎮,屬宛城區紅泥灣鎮,至今。東孫莊村……。 |
明洪武年間,孫氏首遷至陽谷古柳樹(古稱西爐)。清乾隆年間再遷至林壩村西南角(后因黃河北滾,原村落已落入主河道)。1954年前后搬至現址,因全村僅孫氏一姓,以姓氏命名“孫家莊”,簡稱“孫莊”。1983年,因與清水河、孫口公社孫莊重名,更名“東孫莊”。明清至民國初,屬山東省壽張縣三區。1941年屬張秋縣三區。1947年屬壽張縣六區。1949年屬壽張縣夾河區。1952年屬山東省壽張縣夾河區。1958年屬……。 |
東孫莊村是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東沙河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481005201。 |
東孫莊村是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南站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830003250。 |
東孫莊村是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大王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0523101247。 |
城前鎮孫莊村位于鎮駐地西北4公里處,全村共有3個村民小組,729人,其中黨員34人,高中以上學歷8人,村支部領導班子和村委領導班子共有3人,現有農業用地626畝,其中,小麥110畝,玉米10畝,蔬菜面積10畝,花生地瓜596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