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內福柳壩的諧音“福利壩”得名。1953年,生產資料所有制改造時,取名家裕村;1961年,人民公社化運動時,設立福利生產大隊;1984年1月,實行政社分設時,撤銷福利生產大隊,設立福利村村民委員會,簡稱福利村村委會;2003年區劃調整將原福利村、元壩村合并后仍為福利村村民委員會。福利村……。 |
福利村是廣西賀州市富川縣福利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51123104201。 |
福利村是廣西梧州市蒙山縣陳塘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423105204。 |
因該地荔樹成林得名,取名“伏荔”,因諧音福利,取福國利民之意,故名。1950年屬福利工農聯合會,1954年屬福利鎮,1958年福利圩各街道農業人口分出與白馬山農村居民點合并為福利大隊,1962年與渡頭鄉林家片合為福利公社,1968年改為福利大隊,1984年改為福利村,設立福利村民委員會。屬于福利鎮,1987年改福利村公所。1995年復設福利村民委員會。福利村……。 |
福利村是廣西崇左市天等縣向都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1425103213。 |
福利村位于荔波縣玉屏鎮西面的樟江河畔,距離縣城5公里,2004年由原福利村、拉魚村合并而成,共有9個村民小組,272戶,1096人,主要聚居布依族等少數民族,其中98%是布依族,全村交通便利,樟江河穿村而過,是大小七孔風景旅游線必經之路;全村海拔在400-500米之間,境內山巒起伏,構成了以山地為主的地貌奇觀,屬東南部丘陵地帶;全村總面積10452畝,耕地面積1028畝(其中水田984畝,旱地44……。 |
福利村委會位于海南省五指山市通什鎮西邊,是黎族人口集聚居住的鄉村,距市區約8公里處,下轄5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全村總戶數312戶,總人口1140人。全村現在有黨員54名,其中男黨員49名,女黨員5名,預備黨員3名。全村土地總面積479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23.43畝,人均耕地面積1.36畝,水田面積294.63畝,人均水田面積0.93畝,農民人均收入3800元。全村主要依靠種植經濟作……。 |
福利村是黑龍江哈爾濱市延壽縣玉河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0129105209。 |
福利村位于昌五鎮北9公里處,西、北臨明久,東與向陽鄉相連。全村有5個自然屯,6個村民小組、27名黨員,410戶、1497人,829個勞動力。其中現有住戶336戶,常住人口1215人,外出戶數74戶,外出人口282人,耕地面積11200畝,機電井16眼,林地面積1280畝。2010年在市委關懷下,在市委辦的包扶下,在相關部辦委局的大力幫助下,總投資720萬元。建設水泥路8.5公里,紅磚路16公里,村……。 |
福利村是黑龍江哈爾濱市呼蘭區沈家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0111010206。 |
福利村是黑龍江大慶市肇州縣興城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0621104216。 |
福利村是黑龍江七臺河市勃利縣搶墾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0921203204。 |
建國初期,為鼓勵生產,以共謀福利的美好愿望和群眾自治組織綜合命名。1958年屬仁和公社福利大隊。1961年屬楊廠區仁和公社。1975年屬楊廠公社。1984年屬楊廠區仁和公社福利大隊,并把紅旗村三個組,荊中村四個組合并到福利村,設立村民委員會。1987年屬楊家廠鎮至今。福利村……。 |
“福利”意為替廣大人民群眾謀福利。福利村1956年由兩個初級農業合作社合并合成;1958年更名為福利大隊,屬龍泉管理區管轄;1961年-1983年屬龍泉公社管轄;1983年更名為福利村,屬龍泉鄉管轄;2001年,隨龍泉鄉并入流芳街道;2010年5月由武漢東湖高新區托管;2013年流芳街道更名龍泉街道后,屬龍泉街道管轄至今。福利村……。 |
福利村是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白沙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0921106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