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清朝時在當地山洼處居住一戶姓高的人,以此得名。1958年成立了毛井人民公社,命名為毛井人民公社高家洼大隊。1983年撤社設鄉,更名為毛井鄉高家洼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高家洼村……。 |
高家洼村位于鄉東北六公里處,全村117戶,372人,耕地2350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1113.3畝,糧田面積1236.7畝,經濟作物0畝。該村現有黨員27人,兩委干部4人,主要農作物谷子、玉米、豆類。養殖主要有蛋雞、羊、豬。2018年人均收入3200元。 ……。 |
高家洼村是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高嶺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1421106207。 |
高家洼村是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張家洼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116002251。 |
高家洼村是山東省濟南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章錦工作組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171401205。 |
高家洼村是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口鎮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116005246。 |
高家洼村村莊由來在大信村北3.6公里。明永樂后期,高姓自碓臼泊來此立村。村西是洼地,故名高家洼。今此村張姓最多。同治《即墨縣志》標有此名。政區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積700畝。2006年,全村共有144戶,總人口為498人,其中勞動力人數有346人。經濟發展2006年,全村糧食總產量達到202噸,經濟總收入為180萬元,人均純收入為5930元。 ……。 |
高家洼村村莊由來相傳建村于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由高姓立村,因地勢低洼,故得名高家洼。政區人口高家洼村位于九龍鎮駐地東南2公里,204國道西側,地處平原洼地,以生產糧食為主,全村轄區面積2000畝,其中耕地1264畝。全村共有350戶,1108口人,全村經濟發展良好,2004年,人均純收入6000元。經濟狀況2005年,有果園20畝,木器加工廠1家,個體加工業2家(主要為手工業),有5家……。 |
高家洼村是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武鎮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10803103999。 |
唐乾寧年間(前894~前898)高姓人在今榆溪河谷的東岸山坬處定居,以姓氏及地理位置得村名“高家坬”。后“坬”演變為“洼”。1958年建高家洼大隊,1984年政社分社時改為高家洼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2014年撤銷新莊科村村委會建制,并入高家洼村村民委員會。高家洼村……。 |
高家洼村是山西省呂梁市臨縣曲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41124122999。 |
高家洼村基本情況介紹高家洼村地處長子縣宋村鄉西南,現有耕地3100畝,464戶,1498人,分五個村民小組,有黨員40名,五保戶二戶。村里有兩個預制板廠,二個養雞廠;蔬菜大棚16個,跑運輸5戶,搞養殖5戶。高家洼村自然資源貧乏,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中沒有一處集體經濟,沒有村辦企業,所以外出務工人員較多,農民增收多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缺少統一的指導。村級建設無規劃,村里只有一條硬化了的主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