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村地處光澤縣北部,閩江源頭富屯溪畔,屬崇仁鄉第二大村,距縣城6公里,方圓10平方千米,轄8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現有410戶1722人。 現有村兩委班子成員6人,0黨員41人,團員46人。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以煙葉、水稻、蔬菜種植為主,生豬和蛋鴨養殖、淡水養魚、中藥材種植、外出務工為輔。 共青村原名池湖村。早在北宋960—1127年間,先人從光澤縣杭川鎮遷居此地,因地處二河相峽,中間陸地似小舟……。 |
共青村是黑龍江哈爾濱市依蘭縣達連河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30123101207。 |
共青村是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楊林溝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0984114999。 |
因1958年在此處建有共青農場,不久農場撤銷,以農場名稱命名為共青村。清光緒七年(1881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本縣劃分為12團69聯保,破廟子歸大木團板橋鋪聯保管轄;民國20年,賀龍率紅三軍來到房縣,開辟了以房縣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據地建立縣、區、鄉蘇維埃政權,破廟子隸屬大木區紅橋鋪鄉管轄;民國21年,紅軍撤離房縣,舊政權復辟,本縣劃為8個區,破廟子歸五區板橋鄉管轄;民國25年,廢聯保為……。 |
因原名共青大隊,故名。1959年6月,城南人民公社建共青大隊、蔡家大隊。1981年,蔡家大隊改為白塔大隊。1983年,城南人民公社改為城南鄉,共青大隊改為共青村,白塔大隊改為白塔村。1986年10月,隨城南鄉并入玉山鎮。2001年8月,白塔村并入共青村。共青村……。 |
意即為共產黨主義青年國的旗幟和模范。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及初期均屬塘圩鄉,1958年,為共青大隊,1968年并入塘圩大隊,1974年從塘圩大隊分出復為共青大隊,后經大隊改村委會成為共青村民委員會。共青村……。 |
因1956年合作化時以共青團委在此組織農民走共同富裕之路,且行使區域內管理職能,故名共青村民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觀巢區觀巢鄉小縣農協,1956年,由小縣、劉家、竹園山、大湖港、滿田、布里6個初級社組成高級社。1958年,共青高級社轉為共青大隊。1984年春,改設為共青村民委員會,得名后沿用至今。共青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