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村簡介 光輝村座落在潛山縣源潭鎮西北部,209省道穿村而過,下滸山水庫的壩基選址在村內的一條大沙河內,毗鄰槎水鎮,全村總面積17.6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積731畝,耕地面積3631畝,山場面積12000余畝,茶園400畝,板栗200畝,桑園400畝,轄20個村民組,505戶,2119人,勞動力1050人,其中從事個體工商戶30余人,交通運輸20人,外出務工人員320人。近年來,村“兩委”一班……。 |
因境內有光輝河流經,故名。1949年屬灰溝鄉灰溝高級社,1957年屬劉集區為光輝大隊,1960年屬羅洋公社光輝大隊,1972年屬夏橋公社光輝大隊,1993年屬王橋鄉光輝村,1992年屬夏橋鎮光輝村。2007年光輝村與姚謝村合并,仍沿用光輝村,至今。光輝村位于夏橋鎮政府北部,南靠夏橋村,全村共935戶,3883人,11個自然莊,其中村民小組22個,村民代表73人,黨員110人,耕地合計5628畝,農……。 |
祁門縣歷口鎮光輝村位于歷口鎮東側,全村轄大一、大二、江村、卯兒坦、黃龍坦、東山6個村民組,人口數1036人,全村與古溪鄉黃龍、歷口鎮武陵、許村、范家、環砂等村相鄰。全村耕地面積484.4畝,林地9376畝,省道S221、瀝水河穿境而過。2012年,光輝村充分利用選派干部到村任職的有利契機,集思廣益,因地制宜,克服種種困難,建立村水泥預制廠,通過轉包的形式,每年可為村帶來5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取得了……。 |
1、地理位置 光輝村地處東徑117°44′北緯30°23′位于老洲鄉最南端,南臨長江,北與中心村毗鄰,西隔長江與樅陽遙遙相望,東與銅陵市一江之隔,距鄉政府僅3公里。地理位置優越,旅游業大有前途,交通方便。村域面積9平方公里。2、自然資源 光輝村屬長江沖積平原區,地勢平坦,海拔高程多在8-15米(黃海高程)左右,沿堤四周較高,建成區稍高。村域水系發育較好,河塘較多,蓄水量教大,地下水蘊藏豐富。區域內……。 |
因取光輝燦爛之寓意,故名光輝,后成為村名。2003年村組調整時由原關門村、杉樹村、高橋村2組組建為光輝村,同時設立光輝村村民委員會,隸屬黃家鎮,沿用至今。光輝村……。 |
取光明輝煌之意而得名。1961年設光輝大隊,1984年改為光輝村,建立光輝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撤銷由原光輝村,原秋橋村的大園村民小組合并設立光輝村,此名沿用至今。光輝村……。 |
取其光明輝煌之意,得名光輝村。民國時分為雙河鄉8保和咸隆鄉7保。1952年合并后為外壩村。1953年劃為金山鄉。1956年并入咸隆鄉。1958年命名為光輝大隊。1984年設立光輝村村民委員會,屬咸隆鄉。1996年隨鄉并入石寶鎮。其名沿用至今。光輝村……。 |
奉節縣康坪鄉光輝村,東與康坪鄉小灣村接壤,南臨長江,西與康坪鄉奉云村毗鄰,北接康坪鄉松林村窯坪界。幅員面積5.5平方公里,現有5個村民小組,1090戶,3551人,其中非農戶165戶,207人,勞動力資源數1860人。全村耕地面積2401畝,林地2931畝,養殖水面60畝,2011年經濟總收入1726萬元,人均純收入4628元。 ……。 |
瑯岐鎮光輝村位于瑯岐集鎮中心,東靠旅游觀光優美風景區鰲山公園和愛國主義革命教育基地江濤烈士紀念碑,西向銀河繞帶閩江流域通往福建省會中心福州只要42公里,南向寬闊的環鎮公路直通瑯岐大橋與長樂國際機場相連接只要28公里,北與前鋒管理區紅星村相鄰是一個花盆式的自然村也是華僑較多的僑屬之村。 光輝村全村面積0.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931畝,由六個村民小組。全村共585戶,常住人口2004人,共有黨員3……。 |
以1954年四個自然村聯合創辦“光輝農業生產合作社”而得名。設立村民委員會后并以此命名村委會。即“光輝村村民委員會”。宋屬奉政鄉金沙里。元保持。分都時屬十四都王壟村。明代與十五都等3個都有同屬統一個圖。清代屬綏來鄉。民國時期屬金沙鄉鶴墩保。解放后,1950年至1954年屬第三區金鶴鄉。1955年屬金沙區金鶴鄉。1956年屬白樟區下林鄉。1957年為縣直轄金鶴鄉。1958年屬紅旗公社光輝大隊。195……。 |
河南王氏后代從福州遷入福清港頭(原名錦江、又作江頭)東光所在地后向西漸擴,形成一個王氏分支,相對于東光,又稱“西輝”,后定名光輝。宋屬崇德鄉化北里有龍集境。明屬東隅化北里上都。清宣統二年(1910年)屬龍田鎮。1943年屬化北鄉。1950年屬13區。1958年屬龍田公社。1959年屬東光大隊。1961年屬港頭公社。1964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大隊為村委會,屬港頭鄉。1992年鄉改鎮,亦隨之。光……。 |
沿用1956年合作化時的農業合作社名稱。解放初歸白崖鄉,1956年合作化時屬安溝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設光輝中隊,1962年成立光輝生產大隊;1983年撤生產大隊設光輝村民委員會,屬邵寨鄉;2002年9月撤鄉設鎮,屬邵寨鎮至今。光輝村……。 |
光輝系公社化時的命名,寓意為黨的光輝照耀萬代,各項事業蒸蒸日上。曾用名崇王村,1958年為白塔公社何堡大隊光輝生產對。1961年為何堡公社光輝大隊,1967年整村遷至劉家峽公社尤家塬。1980年劃歸峴塬公社所轄,1983年公社改鄉鎮時更名為光輝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光輝村……。 |
1956年為″光輝農業合作社″,取光輝榮耀之意。1949年前屬總寨鄉第六保;1949年10月建政時屬總寨區(7區)光輝鄉(6鄉)第四行政村;1955年11月撤區并鄉時隨鄉并入上壩鄉為″張家樓莊分社″和″夏家樓莊分社″;1956年為″光輝農業合作社″光輝分社和光明分社;1958年9月分屬總寨公社″光輝大隊″和″光明大隊″;1961年6月″光明大隊″并入″光輝″,劃歸新立的″上壩公社″,時轄13個生產……。 |
因此地居民希望他們的農業生產能做好的成績,閃爍著耀眼的光彩,故名。新中國成立前屬古浪縣泗水鄉三保,新中國成立后屬古浪縣二區三鄉,1952年屬二區下泗水鄉,合作化時組建為光輝、元墩兩個初級社。1956年合建為光輝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屬紅旗公社光輝大隊,1959年屬古浪鎮公社泗水大隊,1961年體制調整時劃歸泗水公社命名光輝大隊,1985年改建為光輝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7月撤鄉建鎮,泗水鄉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