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村概況一、基本情況:光明村位于五顯鎮西北,村級規模調整后,由原先的合義村、光明村兩個行政村合并而成,2007年被省評為新農村示范村。我村是個典型的丘崗村,國道105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距五顯集鎮2公里。東與五顯村比鄰,南接陳院村、顯楊村,西與金安區毛坦廠鎮交界,北與東河口鎮相連,版圖面積6.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438畝,轄12個村民組,自然村莊55個,共710戶,總人口2781人。……。 |
涇縣云嶺鎮光明村地處云嶺鎮街道東北側,由原光明村與南堡村的合并而成,全村地形東西窄、南北寬,云北公路貫穿全境,村部所在地離云嶺鎮政府2.8公里。國家小二型水庫——光明水庫座落在村內。全村轄16個村民組、697戶、人口2451人,其中貧困人口137人,絕對貧困人口中59人。全村共有水田2439.32畝,旱地1760畝,農民收入主來源于種植水稻、養蠶及外出務工。光明村設黨總支1個,下轄光明和南堡2個支……。 |
光明村位于銅城鎮西側,北邊與江蘇金湖縣接壤,屬丘陵地區,205省線從村中心穿越而過。這里人杰地靈,交通便利,也是投資辦企業的理想地方。我們光明村原三個自然村:銅西、馬塘、光明,07年區劃調整為現在的光明村,全村有32個村民小組,4140多人,8080多畝土地。群眾主要依靠勞務輸出、經商、辦企業、運輸、種植等發展經濟,增加收入。村兩委在2005、2006兩年共籌資三十多萬元配套資金建成南北貫通近十多……。 |
光明村位于山南鎮西部,與六安市椿樹鎮相鄰,315省道穿境而過,交通便捷。現有17個村民組,42個自然郢,農戶550戶,總人口2390人,耕地面積3100畝,蠶桑面積2200畝。村設立黨總支部,下設河東、蠶桑協會兩個黨支部,黨員59名。總支部書記王家余,村委會主任劉良好,村兩委成員4名。2007年2月山南鎮黨委政府決定在光明村率先開展“平安示范村”工作,該村兩委積極行動,探索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群防群……。 |
20、重慶市酉陽縣麻旺鎮光明村 1949年后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貧苦農民翻身作了主人,走上了光明路,因此得名光明村。1949年初為亮埡鄉第四村。1951年置為光明村,隸亮埡鄉。1958年村名為光明管區。1961年名為光明大隊。1984年改稱光明村,隸亮埡鄉。2001年亮埡鄉撤銷,其境并入麻旺鎮。2003年12月滑石村、光明村合并為光明村,隸麻旺鎮,名稱沿用至今。光明村……。 |
21、重慶市黔江區黑溪鎮光明村 取人民得到解放,前途光明之意,故名光明村。1949年前黑溪鄉的第3、4、5保。1951年改保為村取名光明村、太平村。1958年建管理區。1962年分別置光明大隊、合作大隊、太平大隊。1983年分別改稱為光明村、合作村、太平村。2002年撤銷合作村與太平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光明村,沿用至今。光明村……。 |
22、重慶市涪陵區石沱鎮光明村 因從前此村地主欺壓百姓,使村民沒有好日子,以前的村民想早點擺脫這樣的生活,便取光明之意而得名光明村。由光明、坪天、東風3村合并而成。1950年9月為坪天,東風2村,屬酒井鄉。1958年村改大隊、鄉改公社后,坪天大隊、東風大隊屬酒井公社,1961年坪天大隊分設為光明、坪天大隊,與東風大隊一道仍屬酒井公社,1984年大隊改村、公社改鄉后,保光、坪天、東風村屬酒井鄉,1992年酒井鄉并入石沱鎮后屬石沱鎮……。 |
取解放后為大眾帶來和平、光明,得名。1941年為屏都鎮第11保,1950年改為雙河、安東兩村,1954年為雙河初級社,1957年為雙河高級社,1958年更名光明大隊,1983年改名光明村,2002年為光明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光明村……。 |
24、重慶市開州區南門鎮光明村 根據“走光明大道”之意,故而得名。1957年命名光明大隊,1984年改為光明村。2004年10月與元星村、元通村合并為光明村。同時成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光明村……。 |
25、重慶市城口縣坪壩鎮光明村 取“紅軍到此,人民見光明”之意,故名光明村。1956年建光明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更名為光明大隊。1984年更名為光明村,設立光明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3月,原來紅口村、光明兩村合并為現在的光明村。光明村……。 |
26、重慶市云陽縣高陽鎮光明村 以前途光明、興旺發達之意而得名光明村。解放前屬光明村第七保,1951年取重現光明之意,成立光明村。1958年改為光明區隊,1961年改為光明大隊,1984年改為光明村至今。于2004年由大坪村、光明村三村合并為光明村,其名沿用至今。光明村……。 |
27、重慶市巫山縣大昌鎮光明村 成立時因土改已完成,取前途光明之意命名。1953年,光明村成立,隸屬九龍鄉;1955年,劃歸大昌鎮;1958年,更名為光明區隊,隸屬大昌公社;1962年,劃歸九龍公社;1981年,九龍公社更名為龍柱公社,隸屬龍柱公社;1984年,更名為光明村,隸屬龍柱鄉;1992年4月,撤龍柱鄉,劃歸大昌鎮;2004年6月,青云村、龍嘯村并入,隸屬大昌鎮。光明村……。 |
28、重慶市石柱縣中益鄉光明村 喻意人們的生產、生活日新月異,前途光明,得名光明村。2002年12月10日,根據中府發〔2002〕102號文件請示,2002年12月25日,根據石柱府發〔2002〕179號文件批復,撤銷原石拱村、高雪村,合并設立光明村,沿用至今。光明村……。 |
因人民公社是光明大道之義,故定名為光明村。民國時期,隸屬貴州省桐梓興隆鎮第五、六兩保。1951年,為第六村。1953年,隸屬桐梓縣中朝鄉。1955年,劃歸重慶市南桐礦區。1958年,并入興隆鄉,在公社化高潮中,以人民公社是光明大道之義,定名為光明耕區。1958年年底-1961年,先后隸屬青年公社、興隆公社光明耕區。1962年,劃為光明大隊。1984年,改大隊為村,隸屬關壩鄉。1992年11月,撤鄉……。 |
30、重慶市奉節縣甲高鎮光明村 甲高鎮光明村幅員面積10平方公里,坐落在甲高鎮的北面,南鄰龍山居委會,是甲高場鎮的一部分,西、北邊和云陽縣接壤,東邊和煙山村、安家村結界,海拔200——700米不等,森林覆蓋面積達65%以上,甲故公路貫穿所轄6個村民小組,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民風淳樸,人民安居樂業。光明村共有1000余戶3200余村民,人均耕地面積1.5畝。種植優質臍橙1500余畝,油橄欖2500余畝,人均純收入2011年達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