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閣村距縣城22公里,是瓦寨鎮第二大行政村,全村三個自然寨八個村民組440戶共1728人。青壯年多外出務工,是典型的農業村寨;全村耕地面積827畝,林地面積7830畝;經濟林(金秋梨)是觀音閣村的支柱產業,金秋梨因其質優而遠銷省外;鄉鎮企業有葉巖磚廠,年產磚100萬塊,效益顯著;手工業有瓦寨竹編,如斗笠、竹篩等,遠近馳名,供不應求,服務業有米酒廠、農家樂餐飲等。……。 |
觀音閣村位于湄潭縣城33公里處,距326國道10公里,全村總體面積18.6平方千米共5296多人口,主要產業是茶葉及烤煙:現有茶葉基地2個,茶葉種植面積6000畝、烤煙種植面積720畝,青田魚養殖200多畝。現年人均收入元。茶葉加工廠6個,加工的茶葉向全國各地銷售。--人口總數:5296人 農業人口:5256人非農業人口:40人--行政區面積:1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00.0畝--主要民族成分……。 |
觀音閣村位于七里坪鎮東北部,距七里坪鎮6公里,陽福公里貫穿全村。屬丘陵地帶,山林、林地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全村有8個村民小組,總戶數321戶,總人口1500人,勞動力723個,總耕地面積1400畝。基礎設施較差。村道路總長5.3公里,已建成水泥路面2.3公里,還有3公里未有水泥硬化。塘堰面積264畝,其中大部分塘堰報廢,灌溉能力較差。……。 |
因此地曾有一座觀音寺廟,故而得名。1949年后屬水坪興隆鄉,1956年更名為城關鎮日升農業社,1958年更名為城關鎮日升大隊,1980年更名為觀音閣大隊,1985年更名為觀音閣村屬城關鎮,觀音閣村屬城關鎮,觀音閣村地名沿用至今。觀音閣村,共6個組,450戶,1405人。觀音閣村地處城中心,是個城中村,縣公園廣場、縣客運站位于觀音閣村,東與守金店村連畔,西邊以大裕溝橋河口為界,北與南大橋為界,南與九……。 |
相傳觀音閣原是一規模較大的廟,明朝末年,廟內修華祖、觀音菩薩佛像近百余座,廟貌新穎,精致美觀,主廟亭閣四起,原名大寺閣,后改為觀音閣。當地人遂命名為觀音閣村。民國時期為白水畈葵管轄。解放后合作化時期為蔡店河區項家畈鄉向前二社,1956年為東木區項家畈鄉向前二社,1958年人民公社時期為張家畈公社張家畈二中隊,1961年為張家畈區張家畈公社二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為張家畈公社共升大隊,1984年為……。 |
觀音閣村是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觀音閣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224106200。 |
觀音閣村是湖南省衡陽市耒陽市東湖圩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481118215。 |
觀音閣村是湖南省邵陽市邵東市黑田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430521117251。 |
觀音閣村是湖南省懷化市辰溪縣柿溪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223221205。 |
觀音閣村是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觀音閣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210521001202。 |
觀音閣村是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滿堂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210112015218。 |
據查,在佷多年以前觀音閣曾用名叫李施灘,李姓人家修了座廟,形狀像閣樓一樣,廟里供奉觀音菩薩,很多人前去拜奉,故名;是一個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1958年成立敦梓公社,屬敦梓公社管轄,為敦梓大隊,1984年敦梓公社改為敦梓鄉,屬敦梓鄉管轄,1992年撤區并鎮并為水尾鎮敦梓村,2005年村級規模調整時與豆地村,敦梓村,林峰村合并,更名為觀音閣村,屬水尾鎮。觀音閣村位于水……。 |
觀音閣:境內有座觀音廟,廟中塑有觀音菩薩塑像,故名。民國時期,為車龍鄉第11保。1950年,民主建政時為新文鄉觀音閣村。1958年,為車龍公社第17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定名為車龍公社觀音閣大隊。1984年,撤社建鄉時將該大隊更名為觀音閣村。2020年4月,觀音閣村、棗樹林村合并設立觀音閣村(西府發〔2020〕7號)。觀音閣村……。 |
觀音閣村是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西板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621122999。 |
觀音閣村是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飛龍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622103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