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內有一廟名“古佛寺”而得名古佛村。原名白巖大隊,屬大陽公社管轄,1958年劃為無量公社管轄,1983年改名為古佛村。2007年9月古佛村、石坪村合并為古佛村,其名沿用至今。古佛村……。 |
因此地舊有一座歷史久遠的佛堂,人們習慣稱之為“古佛堂”而得名。2001年縣政府撤銷原排龍村、清平村與原石花村(何家巖村民小組除外)合并設立古佛村,建立古佛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古佛村……。 |
因古時修建了一座古佛堂,得名古佛村。解放前為古佛村;解放后取名安山村;六七十年代稱為五大隊;1985年改為古佛村,設立村民委員會;2001年古佛村和繡球村合并為古佛村,沿用至今。古佛村……。 |
以境內古佛廟而命名。根據永府函〔2004〕50號文原板橋鎮興業、古佛、長田村19個村民小組全部合并為古佛村。同年設立古佛村村民委員會,后永川府〔2009〕27號文將古佛村原興業村7個村民小組劃歸茶山竹海街道。其中1-4社為茶園村,5-7社為大橋村。現古佛村為原古佛、長田村12個村民小組合并而成。其名沿用至今。古佛村……。 |
1654年鄉人在此段古佛河上修建橋時,掘出佛像一尊,就在此建廟供奉,得名古佛寺,居民多居住于此。后發展成古佛場,以村委會駐地古佛場得名古佛村。1949年為古佛鄉1保。1950年為古佛鄉1村。1958年為晏家(區)人民公社10管區1連。1961年為古佛公社古佛大隊。1984年為古佛鄉古佛村。2003年為鳳城街道古佛村,得名后沿用至今。古佛村……。 |
因境內古佛寺而得名。因寺廟內有一座古佛,故名。1953年得名古佛村,1958年改古佛大隊,1984年更名古佛村,2003年古佛寺、白坪村、龍神村合并后仍為古佛村。古佛村……。 |
因轄區內有一座較大寺廟,名曰“古佛禪院”,名揚周邊百里,故名古佛。解放前,為大田大隊。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時,更為“古佛大隊”。1984年,改名為古佛村。2003年,由古佛村和東林寺村合并,設立古佛村村委會。古佛村……。 |
古佛村是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盛池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2022118999。 |
境內有一座古寺,名為古佛寺,村名遂借取廟名為名。1950年為踏水鄉3村,1958年為李家中心公社四中隊,1961年為踏水人民公社3大隊,1981年為古佛大隊,1984年撤大隊,2020年與燕窩村合并,設立古佛村。古佛村……。 |
古佛村位于廣安區彭家鄉東北面,距廣安城區15公里,據彭家鄉政府4公里,幅員面積1.1公里,現有耕地總面積673.5畝,轄區設9個村民小組 ,共有村民314戶,1023人。古佛村經濟收入主要以稻谷、大豆、玉米、紅苕等傳統種植業及生豬養殖業為主,現引進業主養殖波爾山羊、蓮藕基地80畝,帶動周邊農戶致富。村黨支部部下設4個黨小組,黨員43人。2017年人均純收入8530元。……。 |
古佛村是四川省眉山市天府新區青龍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511403003999。 |
因境內有一洞,洞內古時塑有一佛像,故名古佛洞,村因此為名。民國時期屬茶盤鄉第十保;1951年建政為涼風鄉第七村;1955年建社為涼風鄉和平社;1958年為涼風公社七管理區(人民公社化運動);1962年為涼風公社七大隊;1967年改為聯盟公社七大隊;1972年仍為涼風公社七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更名為涼風公社古佛大隊(取消序數地名);1984年更名為古佛村(政社分設),1992年隸屬于茶盤鄉(涼風……。 |
古佛村東鄰云錦鎮石馬鄉、南鄰太伏鎮張棗村、西鄰永和村、北鄰燕巖村,由原古佛、萬山、瓦子三個老村合并而成。地處交通要道,省道瀘永路通過本村,縣道萬德路穿村而過,在2017年年底全面完成社社通項目,2018年自來水安裝全覆蓋。全村轄區面積6.5公頃,自然耕地面積3600畝,屬深丘地貌。轄15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人口1393戶4642人,全村共有黨員121人。 全村以種植養殖業為主,其中原萬山片區以發展……。 |
古佛村位于蒲江縣東部、長秋鄉西南部,地處長秋山脈,距蒲江縣城24.5公里、長秋鄉政府5.5公里、成雅高速壽安站12.5公里,東、南昌與眉山市盤鰲鄉村接壤,西、北與蒲江縣鶴山鎮相鄰,蒲江到眉山的壽眉路穿村而過,是進、出村交通運輸的主干道。全村轄8個社,總人口745人,總戶數215戶。全村幅員面積3.8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82畝,主要種植柑橘、琯溪柚等經濟作物。其中有“不知火”3100畝,琯溪蜜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