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邊沿河古木參天,故得名古林,又因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古林村村民委員會。清道光三年(1823)屬千秋南鄉二十九都;1953年1月設古林鄉;1961年設古林大隊,隸屬五城公社;1983年5月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五城鄉,改設古林村;1984年12月,屬五城鎮。古林村位于五城鎮鎮政府所在地,是黃軒狀元的故里。全村現有570戶,人口2060。2008年人均純收入4800元。五城農民公園、蔚林古橋是人……。 |
古林村,位于寧國市汪溪街道辦事處東部,2002年由原姚高鄉古林、包梅2個村合并而成,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座落在原姚高初中,與汪溪街道辦事處相距12公里。古林村是一個“八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典型山區村,轄15個自然村,21個村民組,人口4170人。面積22平方公里,水田面積2650多畝,其中退耕還林580余畝;山場約2300公頃,其中毛、元竹面積約700公頃;級林場2個,面積860畝;村級萬……。 |
相傳,唐朝時代,在古樹老林中修建一座廟,得名古林寺,1981年村以古林為名。1949年為海棠鄉8保,1950年為海棠鄉8村,1958年為石堰(區)人民公社16管區3連,1961年為海棠人民公社東風大隊,1984年為海棠鄉古林村,1994年為海棠鎮古林村,沿用至今。古林村……。 |
因境內有一座翠木掩映的古林寺而得名。1953年得名古林村,1958年改古林大隊,1984年為古林村,沿用至今。古林村……。 |
古林村(gulincun)區劃環境古林村位于光澤縣西南部,東與華橋鄉園岱村村接壤,南與牛田村連接,西與增坊村相鄰。全村面積31.8平方千米,轄15個村民小組,23個自然村,376戶、1735人。距光澤縣城56千米。境內高山連綿起伏,村莊星羅棋布,海拔496米。基礎設施8個自然村道路硬化。電信、通訊覆蓋全村,程控電話及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90 %。有線電視光纜覆蓋96%。村級衛生所1所,鄉村醫生1人。……。 |
取2個村原村名中的兩個字,故名“古林”。1958年建隊,分別成立棘馬林、今古營大隊,屬萬古公社。1979年恢復今古營大隊。1983年撤社建鄉,成立棘馬林、今古營村民委員會,屬萬古鄉。1996年撤鄉建鎮,屬萬古鎮。2020年村居規模調整,棘馬林、今古營2個村合并為古林村民委員會,稱古林村民委員會,屬萬古鎮。辦公地點在原今古營村。西雙莊村……。 |
境內原有一座古林寺,故名古林村。村委會因此而得名。清朝時期,境內有一寺廟,名古林寺,人們將此地稱為古林村。民國末期,屬民國政府十里鋪區管轄。新中國成立后,屬荊門縣柴劉區管轄。1955年,成立古林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屬東風人民公社管轄。1959年6月,為拾回橋人民公社古林生產大隊。1984年,為古林村。2005年10月,古林村和張新村合并為古林村。古林村……。 |
古林村是湖南省湘西州鳳凰縣新場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3123114220。 |
古林村是湖南省邵陽市邵東市兩市塘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30521002204。 |
境內有萬古橋和林龕寺,新村取“古”、“林”二字得名古林,故名。1950年成立金水鄉人民政府設立為六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體制下放調整為六大隊。1980年地名普查時命名為古林大隊。1984年改公社為鄉,大隊改名為古林村,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2006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屬石龍鄉。2019年鄉鎮區劃調整屬聯合鎮。古林村……。 |
古林村位于古林鎮鎮區,是我鎮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中心。交通條件十分便利,自然條件非常優越,與寧波櫟社國際機場、鄞縣大道、甬金連接線相鄰。全村面積1.68平方公里,8個自然村組成。全村人口戶籍在冊共706戶,共計1770人。外來務工人員達5000余人。近年來,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和全體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壯大村級資產,發展村級經濟。域內有各類工業企業200余家,產業結構涵蓋針織制衣、針織漂染、汽車配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