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以境內古樓山得名,故得名古樓村村民委員會。1956年屬白湖鄉;1961年成立白湖公社,建古樓大隊;1984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白湖鄉,改置古樓村;2005年三橋村并入古樓村;2017年白湖鄉撤鄉設鎮,屬白柳鎮至今。古樓村位于白湖鄉的最北端,與廬江縣羅河鎮大包莊村相鄰,屬丘陵山區,地域面積約7平方公里,人口4510人,1280戶,擁有1518個勞動力,自然村莊30個,規劃村莊28個,全村耕地面……。 |
在歷史上該地有一著名的鼓樓,取諧音,名古樓,村民委員會座落在古樓村,故名古樓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古樓大隊,屬河溪公社。1969年河溪、大板兩公社合并成立東勝公社。改屬東勝公社。1983年體改時改稱為古樓村村村民委員會,屬東勝鄉。1994年撤鄉并鎮,建立龍泉鎮,屬龍泉鎮,仍稱古樓村村民委員會。龍泉鎮古樓村,轄管村民組10個,458戶,總人口數1720人,其中黨員40名;總面積4.……。 |
一、地理位置古樓村交通便利位于G205高速沿線,距黃山風景區110余公里,距黃山市政府55公里,距休寧縣城70余公里。二、自然環境古樓村屬山區地型,境內山巒起伏,一年四季溫和濕潤,屬亞熱帶濕潤氣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林業資源極為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95%。 三、資源狀況全村總面積11002畝,林地15632畝,毛竹2800畝,木材蓄積量達32萬立方米,現有茶園3166畝,其中有機茶620畝。 四……。 |
古樓村位于小甸鎮南部,是原古樓、陳祠、金橋三村合并而成,東與長豐縣楊廟鎮宋樓村、南與長豐縣吳山鎮涂郢村相鄰,北與本鎮馬集村、西與本鎮魏廟接壤。全村擁有土地面積10948.12畝,轄42個村民組,總人口5818,黨員157名,村民代表68名。古樓村村民活動場所位于古樓村大圩村民組,小甸至吳山水泥路西側。占地總面積1330㎡,主體工程10間(五上五下)磚混結構樓房268㎡,附房三間,黨員活動室4間12……。 |
因村中以前有一座古更樓,故名古樓。1949年初,古樓村屬嚴橋區古樓鄉,1995年,實行古樓屬尚禮鎮古樓村,2006年5月因區域調整由原來樓崗村、佛嶺、古樓村三村合并為古樓,隸屬于嚴橋鎮管轄,沿用至今。古樓村位于無為縣嚴橋鎮,行政村耕地面積千畝,人口5063人,36個村民小組。 古樓村地處山區,歷史悠久,有山場面積萬畝,山林茂盛,礦藏豐富,有鐵、錳、煤、水泥石等具有極強開發價值的礦藏。……。 |
古樓村位于休寧縣城至黃山市城區之間,距黃山市和休寧縣均為8公里,北靠慈張線、皖贛鐵路,東緊鄰黃山市新城區路口,西與合銅黃高速公路出口相接,南與橫江相依。全村轄13個村民小組,人口1630人,黨員71名,村兩委班子成員共7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4人.古樓自然條件獨特,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農民以市場為導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以種植絲瓜、甘蔗、大棚蔬菜等特色經濟作物為主,多舉措抓增收,富裕農民生活。……。 |
古樓村位于火田鎮北面,現有8個自然村,轄16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861戶,總人口2770人。以香蕉、枇杷、青棗種植和勞務輸出為主要經濟來源,農民人均收入8328元。全村共有黨員49名,現有村兩委干部8人。全村面積約16860畝,森林覆蓋率64%,耕地1536畝,林地6378畝。區域內有小(一)型百花洋水庫,以及白云寺與帝昺井、古樓威惠廟、積慶樓遺址、觀音亭舊址等名勝古跡。地熱資源豐富。……。 |
古樓村位于浦城縣西北部,是古樓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鄉政府所在地。古樓村東與本鄉上云、葉山村接壤;西與本鄉里山村交界;南與本鄉大洋村分水,距縣城62公里,浦南高速公路40公里;北與本鄉中壇村相聯,距江西省界8公里,浙江省界40公里。現全村人口1800人,458戶,轄9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古樓村為革命老區村,是當年紅軍的革0據地,也是江西廣豐一帶入閩的重要途徑之一。土地革命期間粟裕將軍曾從江……。 |
古樓村系湖洋鄉最大的行政村,位于上杭縣縣城西部,距縣城10公里,離國道205線2公里,東與臨城鎮六甲村接壤,西與本鄉瀨溪村接壤,南與新山村的寨里相連,北與文光村相連。全村土地面積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87畝,山林面積7858畝。全村有872戶2743人,黨員82人,全村五保戶11戶,低保戶21戶71人,其中孤兒2人。全村轄9個自然村,19個村民小組。……。 |
小溪鎮古樓村位于縣城西北部,縣城北環路與西環路環村而過,地理位置優越,村內分布著大坂洋工業集中區,水電路配套齊全,目前已有60多家企業入駐,是平和縣投資興業的理想之處。全村共1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850人,共有農村黨員93人,耕地面積1800畝,山地面積3500畝,以蜜柚種植和加工為主要產業,全村共有50多家蜜柚專業合作社和蜜柚加工企業,年銷售蜜柚1.5萬噸,產值5500萬元,2012年農民人均……。 |
古樓村原有一石鼓和一座四層舊槍樓,因稱鼓樓,歷史流傳鼓樓有樓無樓板,后來演變稱為“古樓”而得名。原屬海澄縣三都。清朝時,這里屬永昌保。民國時期,1940年,為第四區(后名海滄區)滄江鎮古樓保。1946年5月屬海滄鄉古樓保。建國后廢除保甲制,為第四區(海滄)囷瑤鄉。1958年4月撤區并鄉,此地為海滄鄉管轄。1958年8月,劃歸廈門市,為海滄公社古樓農場。1984年改為海滄鄉(1986年改鎮)古樓農場……。 |
古,即古老的;樓,即樓房;古樓村,即村民于古老的樓房周邊定居形成的鄉村。原名古樓坪,清代屬池湖都。解放前屬白蓮鄉管轄的古樓保,解放后期為第三區天許鄉所轄。1958年9月屬大王大隊。1961年10月白蓮公社成立時,古樓從大王劃出成立大隊。1970年天許從古樓劃出成立大隊。1984年9月為白蓮鄉管轄的古樓村民委員會。古樓村……。 |
1998年,由德慶縣人民政府批準設立。因駐地位于古樓村,故名。1983年-1986年12月成立古憲鄉,1987年1月-1990年12月成立古憲村委會,1991年1月-1997年12月成立古樓管理區,1998年1月為古樓村民委員會至今。古樓村委會位于省道路邊,下轄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50多人,位于莫村鎮西南部。古樓村委會距離德慶縣城57公里,離莫村圩鎮3公里。以丘陵山地為主,逐步形成山上種植桉樹……。 |
古樓村位于潭布鎮東部,與鎮政府所在地毗鄰,轄3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700人,總耕地面積2000畝。耕地以水田為主,主要農作物是優質水稻、番薯、沙糖桔等。古樓村村委班子團結奮進、務實為民,堅持以人為本,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堅持農業為主,發展集體企業,鞏固傳統技術。古樓村以兩大文明培育“四有新人”為目標,以群眾為主體努力提高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形成村民爭創雙文明戶,五好家庭戶,遵紀守法戶,人人比先進,創……。 |
因古時該地有一座歷史久遠、遺留下來的古老樓房,故起名古樓。1961年成立軍地生產大隊;1975年改為古樓生產大隊;1983年改稱古樓鄉政府;1987年改稱古樓村民委員會;1989年稱古樓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稱古樓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茂名市信宜市丁堡鎮古樓村位于丁堡鎮的東部。古樓村轄16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戶,人口4700人;全村總面積6.5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95畝。古樓村年平均氣溫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