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漢人在此建村,稱旱田村。1949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2月5日由陽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旱田村委會,沿用至今。旱田村……。 |
因先祖遷移到此時,當時土地較為缺水,耕種堅難,故而取名旱田。清朝時期,屬博羅縣蘇州巡司署;民國時期,屬博羅縣第五區,轄四維鄉一個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二區柏塘區;1950年至1957年,屬平安鄉;1958年,屬平安人民公社;1983年,恢復區鄉建置,屬平安鄉;1986年,屬平安鎮;1990年,設立平安鎮旱田村管理區;1999年,稱平安鎮旱田行政村;2003年,合并柏塘鎮旱田行政村民委員會至今……。 |
旱田村位于大安鎮的西面,面積4平方公里,下轄3個自然村,總人口4698人,距離鎮府10公里,螺河岸邊。一半農民種植水稻、花生、大豆等為生,一半外出經商。條條村道都鋪上水泥路面,充分體現了外出經商人士熱愛家鄉。……。 |
旱田村是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北通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722107206。 |
旱田村,此村落位于萬峪河下段,因旱澇無常,引水灌溉設施被水毀。前人所建水田只能種旱地作物,故稱旱田村。民國時期隸屬栗子坪聯保所轄,1952年建立新政權,隸屬六區班河鄉;1953年至1955年稱旱田初級社;1955年由初級社轉為高級社;1958年旱田高級社改為光明大隊;1981年更名為旱田大隊;1984年更名為旱田村,并成立村民委員會。至1987年撤區并鄉,將原班河、老人坪、萬峪河三個小鄉并為萬峪河……。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因沒建水庫,灌溉設備落后,十年九旱,因此得名旱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雙龍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活龍鄉,1952年屬大合鄉,1956年屬黃龍鄉。1958年秋屬雙峰公社,次年屬黃龍公社,分屬黃龍、大合大隊;1961年由黃龍、大合大隊劃出部分成立旱田大隊,1968年撤銷旱田大隊,分別劃歸黃龍和大兮大隊,1978年恢復旱田大隊。1984年5月屬黃龍鄉,旱田大隊更名為旱田村。1……。 |
當地有一旱田溝,溝內水源缺乏。1961年為旱田大隊,1983年更名為旱田村村民委員會。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旱田村、龍虎村,合并設立旱田村(儀府函〔2020〕114號)。來儀鄉旱田村位于來儀鄉東南方向,屬丘陵地區,與儀隴縣福臨鄉村寶瓶村、儀隴縣日興鎮白廟村相鄰,全村下轄5個村民小組,共573戶1711人。總面積為4.2平方公里,現有林地面積5760畝,耕地1987.5畝,人均占地4.5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