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沙村是廣西河池市金城江區河池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1202104208。 |
素有中國白鷺之鄉的防城港市,白鷺每天和村民和睦相處。生態文化繁榮,有良好的環保習俗;生態體制建設上,建立生態文化教育網絡和制度,注重公眾參與居住區生態管理,倡導節能、節水、生活儉樸;制定村規民約,成立村級護林隊和義務環衛小組;加強倫理道德教育,大力發揚敬業守法、呵護自然的生態文化傳統;開展民間藝術展覽、文化研討會、和民間收藏品展覽;全村成立了“紅沙海產品產銷協會”、“紅沙大蠔產銷協會”、“紅沙村蠔……。 |
紅沙村距離沙壩鄉政府所在地18公里,與普覺、平頭相鄰。國土面積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411畝。轄7個村民小組,共115戶,586人,以漢族為主。他們依山而居,分別住在梁子上、段家、紅沙、中寨、馬屯5個自然寨。2002年紅沙村村民集資投勞修通了長5.8公里通村公路,投資14萬元的通村公路。2005年列為扶貧整體推進村,建有畜牧養殖小區一個。……。 |
沿用紅沙大隊之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分屬杜橋鄉長新村和紅沙村。1950年,建立紅沙鄉,1957年9月并入董浜鄉。1958年成立董浜人民公社時,為第十九大隊、第六大隊,后改為第十四大隊、十五大隊、第十六大隊。1982年,第十四大隊改為直下大隊,第十五大隊改為紅沙大隊,第十六大隊改為聯合大隊,1983年改為直下村、紅沙村、聯合村。1999年7月,直下村、聯合村并入紅沙村。紅沙村:位于董浜鎮南,南鄰觀……。 |
紅沙即境內紅沙橋,故名。1952年置紅沙村,中江縣轄,1953年劃歸樂至縣,1958年撤村建4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紅沙大隊,1984年撤大隊復村,1986年根據樂至縣相關文件精神成立紅沙村村民委員會、九里浸村村民委員會和水碾村村民委員會,分別坐落于紅沙村11組、九里浸村1組和水碾村2組為村辦事處,2022年根據樂至縣村級建制調整文件精神,紅沙村和九里浸村、水碾村整體合并為紅沙村,撤銷原……。 |
紅沙村是四川省宜賓市珙縣曹營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526110999。 |
古藺縣雙沙鎮紅沙村位于雙沙鎮北部,全村轄區面積800公頃,轄8個村民小組,868戶,3626人。其中:少數民族135戶,372人,耕地面積3671畝。全村產業以種養殖業為主,常年播面3326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馬鈴薯為主,水稻、玉米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其他豆類、蔬菜類均為套種,有少量經濟作物,主要是烤煙,愛宕梨等經果林。農民收入主要以養豬、雞、牛、外出務工為主。……。 |
此地土質為紅土為主,故名。自命名起沿用至今,1992年合區撤鄉,并入宏緣鄉更名為紅沙村,沿用至今。2020年村社區調整,將紅沙村與駝柏村合并設立紅沙村。紅沙村村委會辦公地址為原紅沙村黨群服務中心。簡陽市人民政府批準,批復號為簡府函【2020】126號。紅沙村……。 |
紅沙村簡介紅沙村位于清水鎮東南部,由原來的九曲、紅沙村合并而成,東與大化鎮寒保村相鄰,南與黑龍灘鎮泉加村相鄰,西與黑龍灘鎮的白瞿村相鄰,北與共和村相鄰,屬典型山區村。村內除大視路(老213線)經過2個經濟社外,村內吸4條村、社道路,交通極不方便,交通制約發展的瓶頸尚需解決。全村轄5個經濟社,共有常住人口1319人,常住戶408戶,全村總面積6.1平方公里,合約9150畝,其中耕地面積963畝,糧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