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李村地處問十鄉西北部,草河以東,溫濕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后李村擁有耕地面積1078畝,居民201戶,人口916人,共分6個村民小組,共有黨員46名。分村處出人口約210余人。后李村目前以種植業為主,養殖業為輔,種植業方面,煙葉種植面積為240畝,辣椒種植面積近90畝,其余面積多以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種植為主。目前,無工業企業及農產品深加工企業。……。 |
后李村轄龔莊、陳臺、前李、后李、張莊、王莊6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469戶,1923人,耕地面積3593畝。該村處于萬畝農綜開發項目區內,逐步完善了基礎設施,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2012年植煙總面積900畝,產值520萬元,人均純收入5827元,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參合率98.2%,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74.6%,發放糧食直補款30.43萬元。……。 |
后李村位于九龍鄉東南三公里處,現有人口2356人,耕地面積4600畝,黨員34人,轄7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村支兩委傳承老一屆村兩委的優良傳統,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能認真貫徹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加快,村支兩委帶領群眾運用“4+2”工作法,堅持以人為本,以發展特色經濟、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培育支柱產業,開展村莊整治、沼氣建設,煙葉、楊樹等經濟的發展已……。 |
明代初李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于,因處于片村之北,得名后李。清代屬塔亭保。1929年屬西區。1934年屬六區(蘇墳)。1947年屬蘇墳鎮。1948年屬六區(茨芭)。1958年置東莊大隊,屬茨芭人民公社。1980年析置后莊大隊。1982年更名后李莊大隊。1961年屬茨芭區。1965年屬茨芭人民公社。1984年設后李村民委員會,屬茨芭鄉。2008年茨芭鄉撤鄉建鎮,屬茨芭鎮。后李村……。 |
后李村是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鬧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10421102200。 |
原名李大樓。后因李姓較多,又位于城寺頭村的后面,故取村名為后李。1949年屬太康縣第三區(王集)。1958年8月成立后李生產大隊,屬王集公社。1983年11月更名為后李村民委員會,屬王集鄉至今。后李村……。 |
明洪武四年(1371),李氏家族從安陽內黃縣小石橋李花村遷居此地,當時都叫大李莊,后來由于蓋房子挖土燒窯,挖了幾個大坑,大李莊以坑之隔分前李、西李、中李和東李,在坑北,故名后李莊。1951年屬穆店區(第十區)。1956年屬穆店鄉。1961年屬趙村人民公社。1965年為穆店人民公社大李大隊。1983年為大李村民委員會,屬穆店鄉。2013年改為后李村民委員會,屬穆店鄉至今。后李村……。 |
明末,陜西米脂縣李姓人家遷移至此地居住,發展人口,聚居成村。后發展為兩個村莊,居前的稱前李,居后的稱后李,故名。1948年屬西華縣三區。1949年為西華縣西夏亭區后李村。1958年為西夏亭公社后李大隊。1965年為葉埠口公社后李大隊。1984年為葉埠口鄉后李村民委員會至今。后李村……。 |
李氏原籍山西洪洞縣,明洪武年間,一世祖李含春率四子遷扶溝汴崗,咸豐年間,李氏兄弟二人由汴崗遷此定居,此時兄弟二人以編織麻鞋衛生,故稱麻鞋李,兄居前村,弟居后村,故又稱前麻鞋李和后麻鞋李,簡稱后李。清代屬扶溝縣魏寨地方。民國年間屬扶溝縣南區(練寺)。1949年屬扶溝縣六區(李集)。1951年屬扶溝縣八區(柴崗)。1958年屬固城公社。1964年屬柴崗公社。1983年屬柴崗鄉。1996年設后李村民委員……。 |
后李村是山東省德州市禹城市辛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482103999。 |
后李村是山東省聊城市臨清市劉垓子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1581105999。 |
后李村是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溫陳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523003999。 |
后李村是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李臺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521108999。 |
后李村位于興隆莊鎮北部,京滬鐵路以東,緊靠泗河、北與九仙橋辦事處的粉店村接壤,東與曲阜市的西郭接壤,村莊座落面積45畝,人口350人,耕地面積400畝(含塌方地面積240.56畝)。截止2012年3月份,支部黨員數19人,村兩委成員數4人,其中交叉任職2人,占50%。村集體經濟基本無收入,現村內支出重要是,塌陷地的路溝、地荒地的賠償款,村內的主導產業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為主,人均年純收入9600元……。 |
后李村隸屬惠民縣麻店鎮,是麻店鎮比較偏遠的村之一,也是省政法委掛職-的村莊之一,西北與何坊鎮的欽風街村相鄰。現有農戶144戶,有農業人口533人,耕地1221.72畝。后李村已實現通路、通電、通信息、通自來水、通廣播電視。在省政法委掛職-的扶持、領導下,修建辦公室10間、建930平米的健身廣場一處、安裝路燈40盞。近幾年,后李村發展種植黑花生產業項目200余畝。在產業項目的帶動下,農民的人均純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