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店鄉后窯村位于張店鄉中部,距張店鄉政府僅1.8公里,比鄰311國道,交通便利。該村有10個自然村,總人口約3961人,耕地面積5600多畝,黨員68名。張店鄉后窯村村級活動場所坐落在后窯新村內,交通便捷,共有房屋16間,是2010年省援建村部,村部占地面積1385平方米,為兩層磚混樓房,總建筑面積440平方米,其中黨員活動室110平方米,為民服務大廳110米,村部設有黨員活動室、人口學校、計生服……。 |
因該村明朝福建張氏到青澳創村,于村旁建甌窯,因“甌”潮音與“后”諧音,村委會駐地位于后窯村,故名。明福建張氏到青澳創村,屬福建詔安縣,1914年10月屬廣東省南澳縣深澳區,稱村。1952年6月屬澄海縣南澳特區青澳鄉。1953年5月改稱南澳縣深澳鄉青澳村。1986年屬深澳鎮青澳村民委員會,稱村。1991年3月與山崗、六都合并為青澳管理區,稱村。1992年歸屬青澳管委會稱后窯管理區,1998年后更名為……。 |
后窯村是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崔家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130281113206。 |
后窯村是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大安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229112244。 |
后窯村是河北省唐山市灤州市古城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130284002204。 |
傳:清代侯姓在該地窯內居住,后漸成村莊,取名侯窯。后音義演變為今名。1946年屬城廂鎮。1955年屬百泉中心鄉。1958年為后窯大隊,屬城關公社。1963年屬百泉公社。1983年為后窯村民委員會,屬百泉鄉。1988年屬百泉鎮。后窯村……。 |
據春秋時期,此地有一處大的寺廟,名叫白雀寺,位于白雀寺的后門,且溝壑較多,適合打窯洞,供人居住,稱為后瑤。1947年屬呂店區。1958年成立后莊生產大隊,屬呂店人民公社。1962年從后莊大隊分出,成立后窯生產大隊,屬呂店人民公社。1984年改設后窯村民委員會,屬呂店鄉。后演化為后瑤村民委員會。2010年撤鄉建鎮,屬呂店鎮。后窯村……。 |
位于窯山集后,故名后窯,又名后堯。明朝屬碭山鄉二圖。清朝屬碭山鄉二里。1912年先后屬九區、雨亭區溫禮鄉。1950年屬碭山縣雨亭區磨山鄉。1956年屬永城縣雨亭直轄鄉窯山高級社。1958年屬芒山超英公社六營(駐后堯)。1959年設立窯山生產大隊。1962年屬芒山區磨山小公社。1965年屬芒山公社。1968年屬芒山大公社。1984年改制為芒山鎮后堯山村委會至今。后窯村:位于前堯村東北側。……。 |
因燒窯者眾多,又比前窯建村晚,故名“后窯”。村委以片村名命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經樓鄉第八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第二區經樓鄉第一農會。合作化時為蕭江高級社。公社化時為經樓公社窯里大隊。1961年分為后窯大隊。1968年和楊家、前窯并為窯里大隊。1979年分開復稱后窯大隊。1984年更名為后窯村民委員會。后窯村……。 |
后窯村是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后窯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211224132202。 |
后窯村是遼寧省阜新市清河門區河西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0905101203。 |
后窯村概況丹朱鎮后窯村座落在長子縣城西北方向,北高廟迎面而立、屯龍路依村而過,交通便利、居所排列整齊、民風淳正樸實、村民和諧共處、共奔致富之路。全村占地面積1.25平方公里,水利灌溉農田137畝,秋收物種植980多畝。共163戶,593口人,黨員23名,其中女黨員兩名。后窯村主要以農業種植為主,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一個,后窯村大多中青年人以從事理發,搓澡等服務行業為生,還有少數家戶從事家禽養殖行業,……。 |
清光緒《清源鄉志》載名:吳家門前,后窯此村姓吳的最多,歷史上曾叫吳家門前,后因村莊附近開采煤窯較多,故改名后窯。1958年9月,設立后窯生產大隊;1984年5月,撤銷后窯生產大隊,成立后窯村民委員會,隸屬碾底公社,2001年,鄉鎮合并,隸屬馬峪鄉,沿用至今。后窯村位于清徐縣馬峪鄉境內的白石溝,距縣城6公里榆古路穿村而過,是葡峰山莊旅游線的出口,必經之路,該村有集體所有農用地2379.5畝,人口68……。 |
后窯村位于中條山南麓,距縣城50公里,是坡底鄉最偏遠的山村之一,交通極不便利,遇到雨雪天氣,農產品運不出去,農民損失慘重。全村有23個自然莊,11個居民組,共分后窯、姚坡、馬溝、虎廟等,全村314戶,共有人口1245人,現有勞動力720人,黨員53人,耕地面積4030畝,多為坡地,國家扶貧已平整1393畝,仍有1200余畝未能得到平整,屬純農業村,沒有其它經濟收入,人均年收入1033元,我村狠抓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