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林村位于宣城市涇縣黃村鎮中西部,南北分別與本縣茂林鎮、云嶺鎮接壤,東西與本鎮紫陽村、安吳村毗鄰,原322省道穿村而過。全村總面積8.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401畝,山場面積5218畝。全村共有27個村民組,966戶,3380人。是一個典型的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村,全村的主導產業是水稻種植和養蠶。花林村黨總支下設安清、紫林兩個支部和一個非公企業支部。現共有黨員91名。其中60歲以上老黨員31名,……。 |
以駐地花林觀得名。自1957年命名花林大隊,1984年4月改為花林村。2004年9月與臘元村、天堂村合并成花林村。同時成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花林村……。 |
花林村位于鎮境東北部的小半島上。東隔佛曇港灣與前亭鎮莊厝村相望。東北鄰歐厝場,西與東坂村毗鄰,南瀕臨佛曇港灣,西南隔海與東坂村相望,北、西北與洞野村交界。村境東經117°57’至117°57.6’之間,北緯24°11.2’至24°11.6’之間。總面積2.4平方千米。一、政區沿革與姓氏分布花林村明代屬二十三都福興里,清代改為福興保。民國初屬外東區(第三區、佛曇區),民國29年屬林東鄉的林東保。解放……。 |
1983年改設花林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花林村……。 |
因于稱鉤花園村相鄰,旁邊并有花巖山古廟,因此而得名。1954年10月劃為巉口小柏林大隊,1979年小柏林分村,分出花林村,1988年合并為小柏林村,2019年至今為巉口鎮花林村。花林村……。 |
花林村位于縣城東6公里處,現有1173戶3845 人,耕地面積 3700畝,林地面積320畝。近年來我村村民在養殖方面已有小有規模:養牛專業戶:8戶;養羊專業戶:9戶;養豬專業戶:3戶。養牛產業發展經濟收益穩定、積累了養殖的豐富經驗,帶動了村經濟發展。因養殖初見成效,解決了部分村民就業問題,想要帶動村經濟發展、擴大養殖規模需要上級提供資金和更專業的技術支持等。 ……。 |
花林村是湖南省長沙市寧鄉市流沙河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30182112219。 |
花林村位于安福鄉中東部,轄9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農戶260戶,總人口1060人,耕地面積2084畝。花林村農業生產以棉花為主,是聞名的棉花高產村。全國勞動模范江從新就是花林村人,憑借在棉花各村方面的突出表現,于1995年4月先后被評為省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 |
1949年前屬安定鄉六、七保,1949年屬一區安定鄉,1950年屬三區重溪鄉,1952年分建花林鄉,1956年撤區并入重溪鄉,1957年屬繞二區重溪鄉,1958年屬重溪公社花林大隊,1963年建徐家坊大隊,1968年并入繞二公社,復稱花林大隊,1977年復出為徐家坊大隊,1984年更名為花林、徐家坊村民委員會,1993年撤鄉設鎮,仍稱花林、徐家坊村民委員會,2003年徐家坊村民委員會并入花林村民委……。 |
花林村是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304112222。 |
花林村位于萊城東北46公里、西北距茶業口鎮政府駐地3公里處。西為東吉山村,東南為桑科村。地處山區,耕地370畝,151戶,450口人。據《張氏譜》記載,建村于明代萬歷末年,由李張兩姓來此定居,郭、王、楊、夏、錢、盧6姓陸續遷來,后來王、楊、夏、錢、盧5姓失傳,因村南樹木成林,山花遍地,故名花林。清康熙《萊蕪縣志》記載:“石城保•花林”。據《茶業史志資料》載,抗日戰爭初期,花林村隸屬萊蕪……。 |
花林村是四川省宜賓市三江新區宋家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502112999。 |
該地地形較為平坦,且花木種類較多,而得名花林村,故名。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極庵村、火星村、斷橋村合并得名花林村,沿用至今。花林村共有村民小組41個,總戶數1567戶,人口4570人。幅員面積19.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416畝,村內主導產業是葡萄種植。……。 |
花林村位于練市鎮北部,行政區域面積3.36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2650畝,農戶487戶,總人口2002人。201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約60萬元,人均純收入18480元。2011年成功引進浙江禾煦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農業項目,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8億元,流轉土地3000余畝,實現了農村分散土地的高效增值,解決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其生產的無公害蔬菜全部供應上海各中小學,成功打造了一個綠色無公害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