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原是湖泊,由于地殼運動,逐漸形成平地,故名。原稱為永福鄉永貴里莆峰境;新中國成立初期,與龍山合并為高級社;1958年改為大隊;20世紀60年代,從龍山大隊拆村,設立湖里大隊;1984年10月改為湖里村委會。湖里村……。 |
因村有個山窩似湖,住房建在湖中,故名。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同年,設立湖里生產大隊。1984年8月,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建立鄉人民政府;同時,生產大隊更名為湖里村,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1984年,撤銷湖里生產大隊,設立湖里村民委員會,簡稱湖里村委會。湖里村……。 |
湖里村位于永泰縣城西北部,距城關71公里,距鄉政府2.5公里,183縣道經過本村西部。全村區域面積9630畝,耕地面積1323畝,林地7605畝,竹林182畝,油茶場122畝,鐵觀音茶場60畝,果園面積480畝。有2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共278戶,總計人口898人,全村黨員27人,低保30戶40人,殘疾人10人。……。 |
湖里村共有村民450戶,人口1300人。背靠浮峰山麓,三面環山,坐東向西南,村前是一片平原耕地,北與營前社區連接;南與長安村相鄰。相傳千百年前是一片水域,狀如湖泊,先民們沿浮峰山麓而居,村厝在湖的里面故名湖里。耕地面積323畝,園地面積270畝,原來多以種植水稻、番薯、蔬菜、水果等經濟農作物為主。改革開放以來,飼養奶牛、生豬、番鴨等養殖業不斷發展。一部份人投資經商、創辦企業,更有勤勞的湖里人民不畏……。 |
湖里村,位于古、屏、蕉三縣(區)交界處,海拔1150米,距鎮區所在地16公里。全村林地10895畝,草場1700畝,耕地530畝,有人口307人,82戶,8個村民小組。黨支部現有黨員16人,兩委成員5人。該村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積極發展小水電,每年可以獲得村財收入6.9萬元。湖里村海拔高,草場風景優美,有閩東的“青藏高原”之美喻,是避暑休閑的好去處。每年“五一”前后,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吸引眾多游客流連……。 |
湖里村系上杭縣藍溪鎮的一個中等行政村,位于上杭的東南部,杭永線公路309省道由西貫穿而過,全村耕地面積900畝,山林面積3950畝,下轄13個村民小組,近四百戶人家,1600余人。 湖里村舊時代稱南湖村,平均海撥180米,年降雨量1600-2130毫米,年平均氣溫16-20.3 度, 雨量充沛, 陽光充足, 土地肥沃。改革開放以來,勤勞的湖里人民每年向國家交售煙葉20余萬斤, 產值100余萬元, ……。 |
湖里村位于杜潯鎮南部,東臨浮頭灣海域,西鄰城里村,南鄰北坂村,北鄰后姚村。有鄉村公路經城里與杜古線相接。政區沿革及姓氏源流民國時期屬杜潯鎮城里保,新中國初期屬第七區城里鄉(1956年城里鄉合并于東山鄉),1958年9月屬杜潯公社城里大隊,1961年7月城里湖里大隊,今為杜潯鎮湖里村。村轄湖里、新厝、下寮、店后4社,共640戶,2740人。湖里社260戶,1070人林姓為老居民,現有250戶,103……。 |
高都鎮湖里村地處澤州縣東邊界,距晉城市區25公里,與陵川縣接壤,屬丘陵地區,全村現有農戶105戶,人口338人,全村占地面積1939畝,其中耕地897畝。第九屆組織機構情況:支部成員:原栓根(支部書記)原保貴(支委委員、村委主任)原雷軍(支委委員)村委成員:原保貴(村委主任)原雷軍(村委會計、副主任)李翠(村委委員)……。 |
湖里社區位于金鄉鎮東南部,轄區面積約11.9平方公里,下轄湖里、珠梅嶺、橋頭連、倒橋、瓦窯村、前堡、溪頭、永興、涼亭、張良山、黃坭岙、十八步、甘溪、梅嶺頭、梅嶺腳、龍盤基、牛臥龍17個村居,社區共有居民3855戶,16520人,外來人口2035人。社區黨委下設1個黨總支和18個行政村(居)黨支部,共有黨員510名。駐區行政事業單位4家,非公有制企業14家,社會組織12家。社區自成立以來,在金鄉鎮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