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社區位于安慶市東大門,安慶城市東擴主戰區。隸屬安慶市迎江區龍獅橋鄉,總面積2000余畝,境內華中東路、皖江大道、振風大道、順安路、潛江路五條主干道路。村黨支部5個黨小組,70名黨員,全村700戶,戶籍人口2102人,常住人口2500人,勞動力人口1500人,2012年社區集體經濟收入6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7000元。轄區村內有安慶市機場農工貿發展有限公司、安慶市精密鑄造廠、安徽省德福隆納米科技……。 |
機場社區:于1993年10月組建。東至航華路,西至延安路、南至藍天路,北至體育路,面積28萬平方米。現有工作人員17名,社區黨員261名,黨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轄區總人口9750人,3045戶。……。 |
因社區所在地曾經建有十三飛行學院機場故而得名。1992年建機場居委會,因境內建有十三飛行學院第四飛行訓練團的機場而得名,沿用至今。機場社區:轄區樓棟57棟,戶數2230戶,人口6700人,范圍東至航華路,西至延安路,南至涂山路,北至體育路。……。 |
機場社區 機場社區位于南苑街道的南側,面積603平方公里,位于部隊營院范圍內,屬單位型社區。社區內有部隊、單位33個,法人單位的非公經濟組織70余個、個體經濟組織110余個。 機場社區成立于2002年5月,居民區約1.2平方公里。社區設有六大委員會及居民代表會、協商議事委員會,有社區干部12名。社區辦公面積220平方米,“星光計劃”面積平方米。社區共有樓房98棟,294個單元,13個平房區,……。 |
1999年10月因修建機場,移民安置成立機場社區,因修建機場,移民安置而得名。機場社區成立于1999年10月,因萬州機場建設,由翠屏村、茂合村、高山村、群力村、白羊村、的部分小組征地組成。曾隸屬于五橋街道和原盤龍街道,于2004年劃入陳家壩街道辦事處,沿用至今。機場社區……。 |
機場社區成立于2003年3月12日,位于潢川縣城北端,東起106國道,南臨三環路,西至寧西大道,北與崔井村接壤,占地面積0.86平方公里,轄區總人口1萬余人。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22個,直管黨員43人(其中在職4人,退休2人,居民黨員37人)。社區工青婦、計生、民政、社保、環境衛生、文化教育、社區服務、社區警務室等配套組織齊全。多年來,社區黨支部以爭創“五好”黨支部為目標,狠抓基層黨組織建設,著力發……。 |
該社區管轄范圍為原王家墩機場相關區域。始為機場街道委員會,2000年更名為機場社區居民委員會。現屬于武漢市江漢區人民政府萬松街道辦事處管轄。機場社區……。 |
機場社區是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斗姆湖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430703004001。 |
機場社區是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南莊坪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430802006004。 |
機場社區是湖南省衡陽市珠暉區粵漢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430405013005。 |
因其前身是軍用飛機場,故命名為機場社區居委會。自2002年設立,沿用至今。機場社區:東接天齊南路,西接沈場社區,南鄰二環北路,北靠植物園社區。社區面積約1.3平方公里,社區居民2100戶,人口3140余人。轄內有95892部隊、72719部隊、陽光軍旅、九里峰景、和園愛家等單位及小區。……。 |
機場社區位于祿口集鎮東南面,占地0.2平方公里,緊靠機場高速公路高架橋旁。現有住戶720戶,總人口2400人,分為2個片、4個居民小組,社區內設有幼兒園一所。機場社區是在祿口機場征用土地后,由原秦村、東湖、俞莊、黃橋四個行政村7個自然村拆遷農戶組成的復建小區。1994年5月,經江寧區民政局批準,成立祿口街道機場社區居委會。 社區低保43戶,殘疾人50人。本社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宗……。 |
機場社區是遼寧省沈陽市于洪區迎賓路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210114001023。 |
機場社區是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龍山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211302007003。 |
遂寧機場規劃于該轄區范圍內,故名。1985年建市改為龍坪鄉機場村,1993年撤鄉并鎮改為南強鎮機場村,2004年3月原南強鎮機場村改為龍坪街道辦事處機場村,2008年10月轉成機場社區隸屬于龍坪街道辦事處管理。2019年9月1日,根據遂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船山區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遂府函〔2019〕93號撤銷龍坪街道,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南強街道管轄至今。機場社區……。 |
機場社區座落于杭州筧橋機場內,社區居住人群主要以現役及專業軍人及其家屬為主。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區的轄區范圍也不斷復雜化。社區現主要管轄以下幾部分:社區西場居住區、社區東場居住區、、二團家屬區及賽博創業工場(大世界五金城)等幾部分。轄區占地面積7平方公里,共有居民1500戶,常住人口9000余人,分10個居民小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區共獲得過“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杭州市文化建設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