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嶺村位于青天鄉東南部,淠河源頭,因地處江淮分水嶺而得名。境內以高山為主,平均海拔700米左右,地域面積18.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86.5畝,山場面積8700畝。全村19個村民組,416戶,1630人,勞動力872人,黨員50人。群眾收入主要來自茶、桑、藥、果和外出務工。目前基礎設施較為完善。209省道貫穿村內,通村公路7公里全部硬化,通組路22公里,90%農戶安裝了簡易自來水,有線電視普及率……。 |
界嶺村位于二郎鎮西南部,東隔二郎大河與本鎮茯苓、石咀村緊鄰,南部與孚玉鎮韓嶺村接界。西面與湖北黃梅縣停前鎮接壤;北面是本鎮銅鈴村,由二郎鎮原界嶺、方溝、閔咀村合并而成。一、人口規模現有45個村民小組、1103戶、總人口4658人,是二郎鎮人口規模較大的行政村。二、組織設置支村兩委成員為7人。其中村級女專干1人,黨員干部7人,黨員97人,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村委會設有調解委員會,治保委員會,婦聯共青……。 |
界嶺村位于長嶺鄉南部,系兩省三縣結合部,從前是皖鄂的必經之路,所以謂之“界嶺”。其東、南分別與霍山上土市、英山石鎮接壤,西、北與天堂寨鎮、長山沖村相連。由原桐元、石沖、界嶺三個小村合并而成,全村面積 39604畝,其中耕地面積2583畝,山場面積37021畝。集高寒山區、邊遠貧困地區、庫區移民安置區為一體。面積大、人口多、居住分散。主要經濟來源以種植、養殖和外出務工為主。現有選派任職干部1名,值班……。 |
界嶺村簡介彌陀鎮界嶺村系原柳樹、蘆花、羅介、龍河、界嶺五個小村合并而成。地處太湖縣西北面皖鄂交界處,緊鄰湖北省蘄春縣,是歷代兩省通商的重要之地。全村面積1731.3公頃(約26000畝,其中山場面積22650.3畝,耕地面積2840畝,河道、水庫、山塘面積近500畝),人均占地面積近4分畝。全村轄26個村民小組,1634戶,6648人。境內有二型水庫3座,蓄水量近75萬立方,灌溉面積近千畝。彌陀河……。 |
界嶺村是廣西貴港市桂平市大灣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881114203。 |
隔河頭鎮界嶺村位于青龍東南部,緊靠261省道青樂線,距青龍縣城57公里,距隔河頭鎮6公里。全村由界嶺大莊、老虎溝、六沖溝、北地、張家溝五個自然片組成。全村共有土地1500畝,山地面積5500畝。截至目前全村共有1550口人。 ……。 |
界嶺村是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小悟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0921200211。 |
界嶺村位于黃宿交界口子村,東接安徽宿松的二郎鎮,西臨古角水庫東干渠,北與大別山脈相連。全村總人口2780人,有2葉村民小組。版圖面積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300畝,山林面積4500畝。全村交通便利,停界公路貫穿東西,三排橫向通組公路穿組達戶。2007年自建寬敞明亮的村部辦公樓及活動室,改善了群眾辦事和開會議事的場所。還借國家扶持政策將原危房學校,全面興建,教室、廚房、圖書室、實驗室煥然一新……。 |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3月廢除保甲制,設村組后該地屬羅溪區。1952年4月建鄉,屬三岔鄉。1956年2月屬官渡口區下轄三岔鄉。1958年10月屬巴峽人民公社三岔管理區。1961年4月原三岔管理區變更為三岔人民公社,名為五星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該地屬羅溪公社。1983年5月屬沿渡河區三岔鄉,命界嶺村。1988年屬羅溪壩鄉。1996年11月羅溪鄉合并到沿渡河鎮,屬沿渡河鎮,名界嶺村。界嶺村位于……。 |
2003年由棧房村和田家灣村合并為界嶺村至今。(棧房村:1949年為二龍、鳳凰、玉皇村,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為棧房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棧房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時為棧房村。田家灣村:1949年屬胡家、玉皇、魯家村,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屬聯盟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聯盟大隊,1981年屬田家灣大隊,1984年屬田家灣村)。界嶺村……。 |
香菇栽培大村--界嶺村 夷陵區分鄉鎮界嶺村位于夷陵區的西北部,南與分鄉鎮堂埡村接界,北與遠安縣荷花鎮荷花村接界,東與遠安縣舊縣鎮中南村接界,西與霧渡河鎮西北口村接界,素有夷陵區的“北大門”之稱。區域面積33.8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28畝,其中水田1680畝。現有8個村民小組774戶2592人,黨員53人。2010年,全村糧食產量1870噸,油料產量210噸,食用菌50噸,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 |
清宣統二年(1910),屬木橋溪七組;民國三十四年(1945),屬高城鄉界嶺保;1950年后,屬三區高城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津洋口人民公社石洪管理區,命名界嶺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津洋口區青巖人民公社;1975年11月撤區并社,屬高家堰人民公社;1984年設區建鄉,屬津洋口區高家堰鎮,原界嶺大隊變更為界嶺村;1985年10月,全縣行政區域調整,高家堰鎮升為區級鎮,界嶺村屬高家……。 |
漢置蘄春、浠水以來,兩縣以此山嶺為界,故名。該地明清時曾屬永福上鄉長石里;民國時期屬馬橫靈聯保;1951年屬界嶺鄉;1956年為長石鄉新農村農業合作社第六社;1959年為橫車公社新農村二大隊,1961年為橫車區長石公社六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更名為界嶺大隊,屬橫車公社;1984年2月設區建鄉,更名為界嶺村,屬橫車區長石鄉;1987年9月撤區并鄉,屬橫車鎮至今。界嶺村……。 |
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時,蘄春縣境內名稱界嶺有三處,此處在上下界嶺之間,更名為中界嶺。簡稱中界嶺村。該地明清時曾屬崇居上鄉童子里;民國曾屬桐梓河聯保;1951年屬高溪鄉;1956年屬桐梓鄉同升八社;1959年為青石公社桐梓八大隊;1961年為桐梓公社八大隊;1975年撤區并鄉,更名為界嶺大隊,屬桐梓公社;1982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更名為中界嶺大隊;屬桐梓公社;1984年2月設區建鄉,更名為中界嶺村……。 |
位于蘄春縣檀林鎮與安徽省太湖縣彌駝鎮交界的分水嶺處,故稱界嶺。該地明清時曾屬大同上鄉長峪里;民國時曾屬陳德元聯保;1951年屬檀林河區界嶺鄉;1956年為檀林鄉向蘇高級社;1959年為張塝公社界嶺大隊;1961年為張塝區檀林公社界嶺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更名為界嶺大隊;屬檀林公社;1984年2月設區建鄉;更名為上界嶺村;屬大同區檀林鄉;1987年9月撤區并鄉;屬檀林鎮至今。界嶺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