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界牌村地處黑塔鎮西南部,總人口4486人,東與三陳村村相鄰,西與三葛村相連,北與小梁村接壤。全村土地面積9600畝,2008年度人均純收入3685元。由原來的界牌、小吳、大顧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現有黨員有黨員131人,2008年12月成立黨總支部,下設綜合支部、農業支部、老年支部。 【農村經濟】 全村主要收入來源有種養殖業、外出勞務收入,其中界牌的優質水稻出名。全村養殖業有生豬、雞……。 |
因其坐落于界牌處,故得名界牌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紅心公社成立時,界牌大隊屬之;1982年2月,體制改革,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紅心鄉,界牌村屬之;1992年2月成立紅心鎮,界牌村屬其至今。界牌村位于定鳳交接,紅心鎮南,面積約2平方公里,人口2490人,村民以農業為主,轄14個村民組.境內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農業以水稻、小麥為主,村民農閑多務工。 ……。 |
界牌村位于趙集鄉最南端,距鄉政府駐地不到5公里,東臨潁泉區行流鎮大鹿村委會;南靠沙潁河,西面和北面分別是本鄉的雙龍村和王油坊村。轄11個自然村,人口共計6124人,黨員共計109名。界牌村中心地界牌自然村界牌集有451戶,人口1610人,歷史悠久,遠近聞名,由傳統的綠豆餅、手搟面等特色小吃,市場經濟繁榮界牌村水陸交通便利,界牌渡口是沙潁河南北兩岸商客過往的必經之路,界牌村環境優美。聯系方式:825……。 |
界牌村位于東邵渠鎮北部,密平公路西側,距縣政府11.8公里。村南1公里處有清代所立密云與平谷兩縣分界牌,因此得名。清代成村,因地震,遷至現址。全村共有253戶,650口人,村域面積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74畝,人均不足兩畝地,是一個典型的多山少地的山區村。多年來,界牌村狠抓荒山治理,在綠化的同時注重經濟林的栽植,逐步形成了以林果業為主導的產業布局。為進一步強化林果業的主體地位,2006年……。 |
因境內有一塊大足與銅梁分界的路碑,故名。原為雍溪鄉第三保;1953年,生產資料所有制改造時,取名界牌村;1958年更為界牌管理區;1961年,人民公社化運動時,設立界牌生產大隊;1984年1月,實行政社分設時,撤銷界牌生產大隊,設立界牌村村民委員會,簡稱界牌村村委會;2003年樂安村并入界牌村。界牌村……。 |
因地處清遠縣與三水縣分界而立的牌,村民稱為界牌,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名。1942年曾名為和平福鄉,1945年改為界牌鄉,1953年又改名為石英鄉,1958年改稱界牌大隊,1983年又稱鄉,1987年改稱村委會,1990年改稱管理區,1999年改稱村委會,沿用至今。界牌村……。 |
界牌圩,因處甫嶺腳下,古時是兩地交界的地方,立有界牌,漸成圩場后稱界牌圩。1940年為界牌街和四聯、店里2村,屬界牌鄉。1949年屬秧塘區。1952年界牌街、四聯、店里、全村等并為界牌鄉,屬臨桂縣第七區。1954年屬臨桂縣第六區。1958年改大隊,屬四塘公社。1961年為界牌、店里2大隊,并析出全江大隊,屬界牌公社。1962年界牌、店里、全江3大隊并為界牌公社,屬四塘區。1966年復改界牌大隊,并……。 |
界牌村是廣西玉林市容縣楊村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50921106207。 |
界牌村位于高釀鎮西部,距高釀鎮政府9公里,高石公路穿越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195戶,共759人(其中男384人,女375人),黨員23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積900.6畝。人均純收入2700元。人均占有糧食375公斤。森林覆蓋率達95%。全村基本實現通水、通電、通路,廣播-覆蓋率達98%,交通不便和信息不靈的狀況得到了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順利地實施了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 |
界牌村距離沙壩河鄉政府10公里,與平頭鄉相連。轄7個村民小組共248戶,1171人。以是苗族為主。分別居住在界牌、貓貓沖、青山口3個自然寨里。有國土面積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51畝。村民以吳姓為主,有村小學一所。2004年地區扶貧工作組駐進界牌村,通過一年的扶貧工作,健全了村民組織,實施了水、路等工程,改善了村民生活條件,村民們受到了教育,增強了法紀意識,村民們通過幫扶已經逐步富裕起來。……。 |
因該地舊時有一座木牌坊與屯軍橋頭崗交界,因。明清時期為屯兵哨卡,民國為鎮遠縣經正鄉,稱界牌溪;1936撤鄉鎮,設聯保,被劃入第十四保,稱為界牌溪甲。1940年編制鄉鎮,劃入太極鎮七保;1945年成立縣城區鎮公所,太極鎮劃入陽鎮公所;1949年11月,鎮遠解放,太極鎮劃入涌溪區;1956年劃入兩路鄉,1958年建公社,稱兩路公社兩路大隊界牌生產隊;1984年取消公社,稱兩路鄉界牌溪村;1992年界牌……。 |
界牌村屬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三穗縣的二類重點村,界牌村位于鎮政府東部,全村有9個自然寨,15個村民小組,456戶1611人。全村總面積7.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98畝,其中稻田面積1254畝,土面積244畝;林木面積8565畝,界牌村民族主要以苗、侗為主,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952元。太子參種植業和養殖業是界牌村的兩大主要產業。……。 |
界牌村位于本莊鎮東部,距本莊集鎮25公里,石阡縣城60公里,全村平均海撥950米,轄7個村民組,391戶人家,1889人。全村有黨員24人。東與甕堡村、南與白沙鎮柿坪村、西聚鳳高原村相鄰,北與雙山村接壤。境內有小二型水庫一座,全村有耕地面積1790余畝,糧食作物主要為水稻、玉米、洋芋、紅苕等,主要經濟作物為烤煙、茶葉、辣椒、中藥材等,經濟收入主要靠外出務工、糧食和烤煙等,全村人均收入2500元,烤……。 |
界牌村位于獅溪鎮北面,與南川區小河鎮接壤,是獅溪的北大門。全村轄10個小組,810戶,3572人。耕地面積2420畝(其中田1455畝,土965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 --人口總數:3572人 農業人口:3531人非農業人口:41人--行政區面積:19.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20.0畝--主要民族成分:漢族發展口號:--所轄村:黃貓咀,大屋基,王家臺,龍井,桃彎,新房子,沙灘壩,四……。 |
界牌村為妙隘鄉公路沿線村,交通方便,全村總面積2.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41畝,6個村民組,總人口943人、209戶,通電、通路。年人均純收入3115元。主要經濟產業靠水稻,玉米,紅薯,花生等農作物。這里的每一片土地都是樂園,都是孩子們嬉戲的地方,不管是成人還是小孩,都可以走鄰竄舍,談天說地,暢所欲言,是人們放松的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