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村位于官潯鎮中部,為鎮建成區組成部分。處于全鎮的政治、經濟中心地帶,南鄰西北村,東鄰下爐村,西鄰趙厝村,北隔南溪與龍海市東泗鄉下浦、漸山二村相望。源自五坪山的趙厝溪、源自三腳墊山的坑尾溪、源自玳瑁山的紅霞溪(以上諸山都在官潯鎮與赤嶺鄉交界處)、源自長橋鎮的橫內溪和源自玳瑁山的下爐溪都流到這里匯入南溪。這里山水錦繡,故稱錦江。政區沿革民國23年屬官潯聯保(民國29年改為官潯鎮)的市場保,民國33……。 |
【地名含義】因地號錦江而得名,又因依附在錦江溪沿岸而稱之為錦江,故稱錦江村委會!拘姓`屬與交通位置】錦江村系英林鎮一個行政村,位于英林鎮正西南距離鎮區5公里,東靠柯坑張村,村南接沿海大通道,西臨埭邊村,北毗鄰東西垵村,面積0.8平方公里。截止2011年,全村人口1000人,6個村民小組,大部份為漢族,村中有柯、蔡兩姓氏,定居海外人口1000余人,分別居住于香港、澳門、臺灣、菲律賓等國家,歷來有僑……。 |
位于鎮政府駐地北部,三面臨海,東接蚶江,村舍呈帶狀聚落。傳說古時有一個私塾先生臨江興辦私塾,取“錦江”為名,后村落沿用錦江之稱。該村原屬蚶江。1958年公社化后,始從蚶江大隊析出設立錦江大隊。人口2570多人,居民以討小海及海上養殖紫菜、鰻苗為業,也有一部分人經營海上運輸業。因大部分村民姓紀,故又稱“紀厝”。紀姓系明朝初年從東垵遷徙而來。清乾隆年間蚶江鹿港對渡后,又有許多人遷居臺灣等地。元代捐資重……。 |
因該村地處于河江岸邊,且四周環山錦秀、河水清澈透明,故名。新中國成立后成立長中鄉,1958年公社化稱錦江大隊,1984年改為錦江鄉,1986年改為錦江村委會,1989年改為錦江管理區,1998年撤管理區設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錦江村……。 |
位于端芬圩的北面,西南與山底隔河相望,西北靠近棋榜山脈。清代屬矬峒都,總面積為2.77平方公里。民國時期為第八區端芬鄉;1953年稱錦江鄉;1957年1月至1958年11月稱錦江農業合作社;1958年11月改稱錦江大隊;1983年8月25日改稱錦江鄉;1987年1月改稱錦江村民委員會;1988年9月改為錦江管理區;1998年11月改稱錦江村民委員會。2004年7月與沖凌村委會合并。轄有13個村民小……。 |
錦江村位于江西鎮風情街,境內水陸交通便利,全村13個自然坡33個生產小組,面積15平方公里,黨總支下設4個黨支部,有52名黨員,村黨總支積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和依靠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村工作重點,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走出了一條富民強村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抓黨的組織建設和黨員干部作風建設 我村黨支部全面加強黨組織建設和……。 |
因村中很久以前有戶織錦匠而得名,而后演變為錦江,故名。1949年屬八里灣鄉。1955年屬八里灣中心鄉。1957年隨陳留縣并入開封縣。1958年成立劉鐵生產大隊,屬幸福人民公社。1961年屬八里灣人民公社。1976年屬八里灣人民公社。1984年改稱錦江村民委員會,屬八里灣鄉。1998年屬八里灣鎮至今。錦江村……。 |
錦江村是湖南省懷化市麻陽縣蘭里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226104216。 |
錦江村是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上江圩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125101202。 |
意即位于錦江南岸一帶。1949年7月前夕屬4區新德鄉;7月初屬5區花苑錦洲鄉;合作化時期屬錦江高級社;人民公社化時期,成立衛星大隊,屬超英公社;1961年屬盧圩公社,改稱錦江大隊;1964年屬灰埠公社,改稱紅旗大隊;1968年改稱錦江大隊;1984年3月錦江大隊改為錦江行政村;1998年錦江行政村又改為錦江村民委員會。錦江村……。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白良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三興區白良鄉。1958年成立4個大隊,屬先鋒公社。1959屬白良公社,1968年合并成錦江大隊。1984年成立錦江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錦江村……。 |
錦江村是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漫江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20621108204。 |
錦江村是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合什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504114999。 |
村坐落在金沙江沿岸,土質肥沃,出產豐富,山清水秀而得名。1950年設錦江村公所,1952年設錦江鄉政府,1958年屬太極區設錦江管理,1960年板橋公社設錦江大隊,1962年屬團街區設錦江小公社,1968年設錦江大隊,1984年區、鄉體制改革時設錦江鄉人民政府,1988年1月改鄉為錦江村公所,2000年改為錦江村民委員會。錦江村……。 |
錦江村位于美麗富饒的富春江邊,由黃家、趙家、五聯、會山四個自然村合并而成。現有住戶1213戶,人口4268人。地域面積5.5平方公里! 2009年,全村實現工業總產值3億元,人均收入8620元。農業以窄溪牌河蟹、高科技葡萄、楊梅、蘆筍等特色品種為主。工業以繡花為主的密集型產業為龍頭! 〗陙碓谏霞壐骷夘I導的支持下,2005年度榮獲杭州市都市農業市級示范村,經濟發展村;2006年度市級生態村;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