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內錦屏寺得名,故名錦屏村。1951年建立錦屏村,1958年設立錦屏區隊,1961年撤銷錦屏區隊設立錦屏大隊,1984年撤銷錦屏大隊設立錦屏村村民委員會,2006年7月由雙梁村、崗嶺村、錦屏村合并為錦屏村,其名沿用至今。錦屏村……。 |
原名遂應場,1951年改稱今名。民國時期有南平山,洋口、榜店、碇頭4個小村,70年代,擴建住房,將4個村連接起來,1977年后,先后建成小學、村部辦公樓等。下轄5個自然村,共有人口2086人。特色經濟:錦屏現在耕地面積3291畝,竹林面積4000畝,茶山1000畝,錐栗2000畝,工農業總產值524萬元,人均收入2000余元,主要特色產品有:錦屏仙巖茶、錐栗、野生牛根干等。礦產資源豐富,有古銀礦1……。 |
明朝萬歷年間(公元1580-1600)年,村中有人見一五彩孔雀落于此地,尾屏大開艷麗非常,故名。渭陽鄉解放前屬陽坡鄉,1949年為文昌、渭陽、四嘴鄉。渭陽地處渭河以北,駐地陽坡(現在的渭陽村下渭陽社)而得名。1953年屬渭陽、四衛、文昌鄉(包括水泉、四嘴鄉一部分)。1955年該村為水泉鄉渭陽大隊。1958年歸屬云田公社管轄,為水泉、三川管轄區。1961年成立渭陽公社,該村為渭陽大隊。1984年改為……。 |
內官營鎮有一“四月八”山,山上草木茂盛,經常有錦雞出沒,繁衍生息故將此山稱為錦雞塬山,山下有一片肥沃土地,是錦雞塬的屏障,后將這片土地稱為錦屏村。解放初,內官營鎮原名為錦屏鄉,1960年,錦屏村原為四個大隊文昌、東關、曾家、太原大隊,1964年將文昌、東關、曾家三個大隊合并為錦屏大隊,1984年更名為錦屏村。錦屏村……。 |
1983年改設村錦屏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錦屏村……。 |
因取“錦屏公社”來命名,有錦上添花之意。2013年原城關鎮十三旗村和瓦窯村合并為錦屏村。錦屏村……。 |
錦屏村位于新洲區陽邏街東部,面積2.5平方公里。村基本情況:村干部職數4人,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占地面積550平方米。志愿者隊伍已達191人。人口現狀:村民小組10個,戶數223戶,總人口935人,黨員人數28名。全村耕地面積1117畝,養殖800畝,其它以種植水稻為主(水稻317畝)。村民收入主要來源于打工、水稻。2012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萬元。人均純收入7000元。村組織:黨支部班子成員4人……。 |
錦屏村位于泉塘鎮西部,屬石獅江流域西干流,滬昆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捷。全村轄15個村民組,總人口1586人,總戶數464戶。全村總面積1.58平方公里,黨總支下設6個黨小組,黨員總數51名。錦屏學校駐在。……。 |
錦屏村:位于南陽鎮以北1公里處。……。 |
錦屏村是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金州區)炮臺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0213027223。 |
人民公社化前,辛家莊、四岔堡子屬錦屏鄉人民政府管轄。1955年合作化時同取一名,錦屏農業生產合作化時名稱沿用。1949年至1955年老4月屬錦屏鄉人民政府所轄;1955年5月歸清平鄉所轄,稱錦屏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屬先鋒人民公社錦屏大隊;1959年4月,屬沙塘人民公社錦屏大隊;1984年改稱沙塘鄉錦屏村民委員會;1993年歸沙塘鎮管;2004年,原錦屏、鐵興灣、東灣合并為錦屏村民委員會。錦屏……。 |
綿陽市仙海區沉抗鎮錦屏村,山清水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民風純樸,治安良好,距離綿陽城區18公里,距離仙海水利風景區2公里。錦屏村東鄰仙海水利風景區環湖路,南臨仙海水利風景區下轄的沉香社區,西臨芙蓉溪,北臨新橋鎮民主村3社。錦屏村原屬于綿陽市游仙區新橋鎮管轄,2005年仙海水利風景區成立行政管轄劃歸仙海區管轄,錦屏村村委會轄5個農業合作社,幅員面積4平方公里,總戶數439戶,總人口1299人,常住……。 |
錦屏村是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朝天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0812100999。 |
錦屏鄉駐地位于該村,村遂借取鄉名為名。于1962年命名錦屏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井田村……。 |
村委會轄區內有一山名錦屏山。1984年設立錦屏村至今。錦屏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