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建村時為吉利興旺,平安而取名。原屬松吉大隊,1975年獨立設吉兆大隊,1984年改為吉兆村委會。歷史沿用至今。吉兆村……。 |
吉兆村委會 位于市區東南方六公里處,瀕臨南海。公路連接大王吉覃線、通325國道,交通便利,有小學、衛生所、供銷社,是革命老區村,境內擁有全省著名的大型基巖海岸,岸線曲折,十里九灣,礁石奇美,已開發為省級旅游區,環境幽雅,水清石奇,景色宜人,具有南國特色的海濱生態旅游度假區,造就了一個天然的避寒避暑勝地。村委會轄洪村、梅樓、吉兆三條自然村,為丘陵地帶,1250戶,5700多人,有耕地1230畝,種……。 |
古時候的行政驛站定10里為一塘,從柳城縣治(鳳山)到此正好是三塘,故名。1951年為三塘鄉,屬洛崖區。1958年改三塘大隊,屬上游公社。1961年樂寨大隊并入,屬洛崖公社。1962年改三塘公社,屬洛崖區。1968年復改三塘大隊,屬洛崖公社。1980年析出田垌、樂寨2大隊。1984年改三塘村,設三塘村民委員會,屬洛崖鄉。1987年改設三塘村公所。1995年復設三塘村民委員會。2005年撤銷洛崖鄉后,……。 |
指吉祥的征兆。洛河村:1949年12月解放前夕屬綿遠鎮4保,1952年土改建政時名觀音村,1958年公社化時為東風公社綿遠營(2區隊)4管區,1962年改為4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為洛河大隊,1984年改為洛河村。吉兆村:1949年12月解放前夕屬綿遠鄉6保,1952年土改建政時名吉祥村,1958年公社化時為東風公社綿遠營(2區隊)6管區,1962年改為綿遠公社六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命名……。 |
因山形似雞罩,音變而得名“吉兆”。清時屬四甲。1939年至1950年屬四區華霖鎮;1951年屬背風鄉;1952年屬七區背風鄉;1958年屬七區前進公社背風管理區;1961年屬共和區背風公社;1962年屬崇溪區稱吉兆公社;1970年屬崇溪公社稱吉兆大隊;1984年屬崇溪區稱吉兆鄉;1988年屬中寨鄉稱吉兆行政村;2000年屬中寨鄉稱吉兆村民委員會,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吉兆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