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頭村位于閩西新羅區南大門,是革命基點村。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距城5公里,國道319線、漳龍高速公路貫穿全村。全村共有110戶,人口386人,3個村民小組,全村總面積4491畝,其中林地2754畝,耕地180畝。國道兩邊延線共有外來大小企業10多家,集體經濟收入靠發展第三產業、場地出租等收入約30余萬。全村用上自來水,電網改造已達98%,道路硬化0.8公里,通信設施已達99%,私家小車已有7部,低……。 |
在柏步前坑上的坑溪,原有一口“羅漢井”,村處坑溪上,故名。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區西南8.6公里,天蛇孵蛋山東南,海拔740米。村委會設此。轄坑頭,池頭,松林2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74戶749人,有大學文化2人。耕地1000畝,林地20000畝。以農為主,主產水稻。林業有松,杉等。日用商品6間,年銷售值約3萬元。有醫療站2所,教學樓2幢,有石橋1座,水泥橋1座。灌溉水渠……。 |
坑頭村委會以駐地坑頭自然村命名。民國為坑頭保,解放后屬帽山鄉。1956年成立聯星農業社,1958年公社化時為坑頭大隊。1984年改稱坑頭村委會。坑頭村在向陽鄉政府駐地西南1.6公里,村委會設在坑頭,有坑頭、廳前、大岸、肥豬腳、尾厝等5個自然村。聚落在寨仔尖山北麓丘陵谷地,略呈圓形分布。全村有10個村民小組,村民197戶1128人。有耕地544畝,山地2529畝,主種水稻、甘薯。林果有杉木、松木、柑……。 |
因位于坑上端故取名“坑頭”,故名。原屬錢厝大隊,1984年獨立村委會。歷史沿用至今。大橋鎮坑頭村位于古田縣大橋鎮西南部,距鎮區所在地4公里,下轄坑頭、卓家山兩個自然村。全村現有人口850人,戶數212戶,當地村民以食用菌生產和水果種植為主要經濟來源。……。 |
坑頭村坑頭村,在距離縣城西部三十公里處,是個連綿竹木蔥翠的好地方,鄰右有西洋、乾頭兩個村莊,海拔780米。本村有325戶,總人口1345人。全村耕地面積1600畝,山地面積22295畝,主要產業為高山蔬菜、板栗、毛竹,2012年高山蔬菜面積300畝(復種面積),板栗3250畝、毛竹5345畝。農民人均純收入8000元。2002年在上級領導的幫助與村干部的努力下水泥路鋪成,交通方面有了改觀,基礎設施……。 |
坑頭村位于104國道旁,全村有3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229戶835人,其中鄭家洋98戶388人,下連洋46戶153人,坑頭85戶294人。全村土地面積3376.3畝,耕地面積995畝,其中水田面積800畝,小麥玉米種植面積185畝。林地面積990畝,其中生態公益林749畝。村民收入主要以太子參、水稻為主,太子參面積1500畝,高優新品種茶樹200畝。全村黨員25人,其中女黨員2人。全村五保戶6……。 |
坑頭村屬三明市尤溪縣八字橋鄉第二大行政村。位于尤溪縣西部,與大田縣廣平鎮萬籌村接壤,在秀麗的玳瑁山腳下,南鄰下畬,北交黃龍,東可直至八字橋鄉,有5公里之距,全是4.5米寬的水泥公路。坑頭地廣物豐,村落面積14.4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16197畝,竹林面積7992畝,油茶林面積57畝,耕地面積1608畝。現全村人口有2248人(其中男1314人,女934人),543戶,轄13個自然村,20個村民……。 |
坑頭村位于白沙鎮北部的山區村,與大湖鄉毗鄰,距離鎮政府23公路,全村僅有一條長5.5公路寬3.5米的水泥路通往115縣道。全村戶數103戶,總人口383人,轄管5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432畝,林地面積3620畝,山地面積3750畝,其中毛竹林面積1038畝,尤其森林資源非常豐富,蘊藏天然闊葉樹、樟樹、紅豆杉等珍稀樹種。我村地處海拔500米的山區,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環境優美,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全……。 |
坑頭村位于太華鎮東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東與前坪鄉山川行政村相鄰,與大廣線相連,南與菖坑村相鄰,北與大合村相鄰,全村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99人,167戶,水田面積398畝,共有2個姓氏,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于林業、勞務輸出。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7663元,集體經濟純收入75萬元。地處偏遠的坑頭村。礦產資源豐富,有褐鐵礦,鉛鋅礦,水晶礦及煤,石灰石等非金屬礦;土地肥沃、林木資源豐富,儲量高……。 |
坑頭村,明朝年間三村煉銀時坑頭為主。1950年屬小橋二區鄭魏鄉,1953年屬迪口六區鄭魏鄉,1958年屬迪口公社龍北溪大隊,1976年設迪口公社坑頭林場,1984年改今名。坑頭村……。 |
坑頭村位于鶴塘鎮西部,距鶴塘鎮政府10公里,全村共有耕地1045畝,山地面積13380畝,下轄3個自然村。全村共有戶籍人口189戶650人,常住人口100左右。村兩委5名,黨員25人,該村農業、水利、森林等自然資源豐富,主導產業以種植水稻、水果、油茶和食用功栽培為主。近年來,坑頭村充分發揮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不斷提升支部吸引力、凝聚力、戰斗力。著力推動產業發展,著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著力推動民……。 |
坑頭村位于船場鎮東北部,八仙圍棋山下。分布6個自然村,8個村小組,人口548人。耕地面積753畝,森林面積6742畝,距離鎮區8公里。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政府惠農政策大力支持下,村貌發生日新月異變化,水泥路通了,群眾生產、生活、文化得到好大改善,日子越過越幸福。如今坑頭村充滿一派生機活力,山青水秀,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出產野生藥材,野生金線蓮,盛產大莊毛竹、麻竹、竹筍,還有土雞、山泉鴨。2004年……。 |
因五條溪水在這里匯合成一條大溪,故名。原名泰溪鄉,于高級社時定大溪鄉。1949年前屬太月鄉、太東保(包括坑頭)、太北保,1949年屬設大溪村,1952年設大溪鄉。1958年公社化后併湖坑公社,1961年分為大溪公社設大溪大隊,1971年又併湖坑公社,1984年為湖坑鎮大溪村民委員會,1987年湖坑鎮析置大溪鄉,為大溪鄉大溪村民委員會至今。坑頭村……。 |
坑頭村,即村前有一條小溪,村民居住于小溪后面,故名。明朝時期,漳州、漳浦縣湖西六圖(現湖西鄉)村民遷居此地,在此開拓耕耘。族譜雖于文革時期被燒毀,但據傳歷史已有470年;1958年為安溪縣十八里的長太里所轄;同年成立人民公社時,屬城廂人民公社,由羅內大隊管轄,歸羅內大隊所在自然村落;1979年拆出,成立坑頭大隊;1984年隨參內公社從城廂拆出,同年改為參內鄉坑頭村委會。2020年7月改為參內鎮坑頭……。 |
坑頭村委會比鄰潭布墟鎮,面積3.62平方公里,下轄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75人。坑頭村委會充分發揮鄰近墟鎮的優越條件,結合坑頭村山多田少的實際,大做山上山下文章,目前全村共種植沙糖桔130畝、龍須菜80畝,魚塘11畝,三鳥7798只,為墟鎮市場的農副產品的供應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坑頭村還用本鎮有豐富的紅(白)花油的優勢,引進投資630萬元的惠駿食品有限公司,從而帶旺了我鎮紅(白)花樹種植,茶籽……。 |
1949年設坑頭鄉;1961年改稱坑頭大隊;1982年復稱坑頭鄉;1986年建立坑頭村委會;1988年改稱坑頭管理區;1999年改稱坑頭村民委員會至今。坑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