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村是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地方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1326106205。 |
利民村位于高樓鄉東部,距鄉駐地3公里。村黨支部書記劉海,村委會主任劉海。全村有劉、段、孫、王等11個姓氏,劉、段姓最多。有2個村民小組,360 戶,1010人。村東西90米,南北150米。耕地998 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豆、玉米等;林(果)面積 500 畝;水產養殖面積4200畝,產量80萬公斤;畜牧養殖專業戶2個,其中養豬120頭,養雞1000只,養鴨8000只,總收入60萬元。個體企業有:……。 |
利民村是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南村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283105321。 |
利民村是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大仲村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324101301。 |
利民村位于九戶鎮北部,現有人口544人,戶數153戶,耕地面積1033余畝,黨員19名,村民代表30名。村內經濟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大力發展現代奶牛養殖業。……。 |
利民村是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膠萊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281010312。 |
82、上海市崇明區城橋鎮利民村 利民村位于崇明縣城橋鎮的北部,南起育麟橋路、利民路,北至南橫引河,東起三江界,西至三沙洪河。全村區域面積 3600畝。1978年開南橫引河后,原城北鄉利民村、泯西村、泯東村,三村劃歸城橋鄉,2002年區域調整,利民村、泯西村、泯東村三村合并為城橋鎮利民村。現下轄為27個生產隊。由自然村利民 村, 泯西 村, 泯東村組成。總人口3482人。其中:本村戶數1143戶,本村人口2794人,農保人口145……。 |
1951年設初級社,1958年更名為利民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利民村并設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利民村……。 |
因所在地得名里仁村民委員會和三民村民委員會,后兩村合并,設立利民村委會。1960年民移村廢,1987年移民返庫,重建村莊,設立里仁村民委員會和三民村民委員會,隸屬平民鄉,2011年改屬平民鎮。2014年,里仁村與三民村合并,設立利民村民委員會,屬平民鎮。2015年撤銷平民鎮,改屬趙渡鎮。利民村……。 |
利民村村情概況 基本情況:總人口 2670 人,五保戶 12 戶,低保21 戶;65歲以上老人 123 人。 總耕地面積 8700 畝,其中退耕還林 1821 畝,現有耕地 7100 畝。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 4780 元。主導產業:養殖業、種植業。現有大牲畜 108多 頭、羊 7600 只;有三、四輪農用車 28 輛,農業機械 56 臺,摩托 258輛。活動場所:建成于 2007 年。占地面……。 |
當地群眾取“利國利民,為民服務”之意。解放前屬二龍鄉第三保,建國初屬二龍鄉名新民村,合作化時仍屬二龍鄉名新民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屬二龍公社新民管理區;1961年成立新民大隊,歸屬未變;1966年二龍公社更名為金光公社時,新民大隊更名為利民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更名為大云鄉利民村,1992年屬大寅鎮,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撤銷葫蘆村、利民村,合并設立利民村(儀府函〔2020〕82號)。大……。 |
寓意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先,故名。1946年屬得勝鄉第7保轄,1951年取名雙鹿鄉利民村,1958年為雙鹿公社利民管理區(耕作區),1962年更為利民大隊,1984年復利民村,2020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和土興鎮合并,現隸屬土興鎮。利民村……。 |
此名寓意方便群眾,有利于民之意,故名。1958年成立底洞公社利民大隊,1984年將底洞公社利民大隊更名為底洞鄉利民村,并成立利民村村民委員會,1992年更名為底洞鎮利民村。2019年11月12日,撤銷德利村,并入利民村。利民村位于底洞鎮東部,距離底洞政府10公里,有6個村民小組,共198戶,全村總人口803人,其中黨員11人,勞動力人數400余人,村干部4人。有耕地面積4060畝,林地8690畝。……。 |
此名寓意要維護群眾利益,做利國利民的好事,故名。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實行生產資料分別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組織所有的體制;同年,設立利民生產大隊。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要求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建立鄉人民政府;……。 |
此名寓意利國利民之意,故名。公社時期由白俄、石柱兩村合并,更名為利民大隊,1984年撤大隊設村更名為利民村后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利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