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原村委會駐地李山營,此村為李姓居民在山下所建,故得名。1958年紅心公社成立時,李山大隊、張橋大隊屬之;1982年2月,體制改革,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紅心鄉,李山村、張橋村屬之;1992年2月成立紅心鎮,李山村、張橋村屬之;2008年李山村、張橋村合并為李山村,屬紅心鎮至今。李山村位于紅心陣北3公里處,在燃燈水庫西南角。全村2500多人,4800多畝耕地,13個自然莊,主要生產小麥、水稻,沒……。 |
李山村位于小甸鎮西南部,由原李山、石崗、雙塔3村合并而成,南與本縣劉崗鎮相鄰,西與本鎮姚郢村接壤,東與呂圩村接壤,北與楊圩村相鄰。全村擁有土地面積8684畝,轄37個村民組,總人口4612。李山村村民活動場所位于李山街道南面,李山中學西邊。占地總面積10000㎡,主體工程磚混結構9間樓房(4上5下)270㎡,其中黨員活動室4間100㎡,建附房磚瓦結構3間58㎡,為本村農村政策、經濟、文化、信息交流……。 |
以境內的李山村而得名。解放前政府設在李家山,那時間李氏姓氏居民占多數,故名。解放前屬康縣將利鄉所轄,解放后設鴛鴦鄉,1958年公社化前屬康縣畢河鄉管轄,公社化后撤銷康縣建制,屬武都縣大堡公社所轄的李山管理區,1961年康、武分縣,組建李山公社,1983年改為李山鄉,2005年撤銷李山鄉并豆坪鄉,李山鄉的住址鴛鴦上社取名李山村,2015年撤鄉改鎮便命名為周家壩鎮李山村民委員會。李山村……。 |
李姓人聚居于山區之意。1958年柳梁公社設李山大隊,1966年改稱先鋒大隊,1968年復稱李山大隊,1983年改為李山村委會。李山村……。 |
興國鎮李山村位于興國鎮東南約12公里處,下轄李山、雷灣、張新三個自然村。全村共有362戶,總人口1490人,耕地面積2354畝,蘋果1200畝,桃600畝,花椒85畝,其他469畝。全村主要收入來源為桃、蘋果種植。村內主要道路基本全部硬化,全村自來水管安裝到戶。有村級活動場所1所,村級小學1所,教師1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100%。……。 |
李山村位于興豐鎮南部、離鎮政府10公里,有村民小組8個,6個自然村分別為(半灣、李家陽坡、大草洼、陳堡、蘆子王、白崖),全村總戶數405戶、總人口1840人,其中常住人口為524人,流動人口為1316人;全村有耕地面積4080畝,林果面積1000畝(其中蘋果500畝,花椒500畝),支柱產業為種植業,以種植蘋果、花椒等作物為主。現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共計84人,其中初級中學階段49人,小學階段35人……。 |
因以李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坡,故名。1949年屬鴛鴦區。1965年撤區并社屬鴛鴦公社管轄。1983年實行體制改革,隸屬鴛鴦鄉。1992年5月撤鄉建鎮隸屬鴛鴦鎮至今。李山村……。 |
因以李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半山坡,故名。1949年前屬秦安縣管轄,1953年成立張家川回族自治縣,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為李山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1983年為李山村村民委員會至今。李山村……。 |
因以李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坡,故名。1949年前屬清水縣管轄設宣化區,1953年成立張家川回族自治縣,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為李山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1983年為李山村村民委員會至今。李山村……。 |
李山村是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蒿林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1225217211。 |
李山村是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姜席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1225103215。 |
李山村是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泰山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1228210200。 |
李山村是甘肅省隴南市成縣陳院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1221109208。 |
李山村是甘肅省隴南市徽縣栗川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1227109214。 |
石灣街道李山村位于化州石灣街道辦南面。李山村轄11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967戶,人口3632人;全村總面積3.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32畝。李山村年平均氣溫為22.9℃,年降雨量約為1890毫米,氣候特征南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花生、,村特色經濟收入有家具制造,上一年李山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580萬元。近年來,李山村發展經濟的措施以及成果:發展以玉米、花生等經濟作物為主的種植業,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