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內地名龍田壩得名,龍田壩即壩上有一丘水田,常年不干,人呼龍田,故名龍田社區。1949年前屬酉陽縣兩河鄉第6保。1951年改保為龍田村。1952年劃歸黔江縣轄。1958年為龍田管理區。1962年置龍田大隊。1983年更名為龍田村。2002年撤銷原龍田、天臺、馬安、統口村,所屬行政區域合并設置龍田社區,2007年,兩河鎮更名為阿蓬江鎮,隨屬沿用至今。龍田社區……。 |
因早期有戴、龍、田三姓在此定居,故名戴龍田。方言諧稱“大龍田”,簡稱“龍田”,故名。1980年設立街坊隸屬公社的下級組織,于2005年正式成立龍田居委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龍田社區……。 |
因地處龍田,故名。原為二龍街道的第二、第三、第十九居委會,2003年合并為龍田居委會并沿用至今,現屬龍鳳街道。龍田社區……。 |
龍田社區地處深圳東北部,坑梓辦事處范圍內,位于坪地與深汕路龍田路口之間,龍興南路、龍興東路和龍窩路兩旁。總面積9.2平方公里,總人口約3.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198人,585戶,流動人口約33000人,社區內有11個社區居民小組,分別為大水灣(603人)、田段心(97人)、石陂頭(108人)、牛背(100人)、牛湖(199人)、嚇田(173人)、龍湖(215人)、新屋(139人)、大窩(320人……。 |
龍田社區簡介 龍田社區位于澄海中心市區西部,現有人口10680人,分為21個居民小組。自納入城區以來,社區居委會充分發揮毗鄰澄海中心市區的區位優勢,集體規劃投資建設廣華工業區通用廠房,進行出租經營。現已投資6000多萬元建成前三期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通用廠房,全部出租使用。目前,落戶廣華工業區的企業有40多家,從業人員達4000多人,年租金收入達700多萬元,集體經濟穩步增長。2009年,社區集體……。 |
指該地沿著溪溝兩邊均是農田,形如一條龍。1949年11月,為馬巖鄉第三保,下轄十里溪、李家、打角沖、中寨、桐木灣等甲。1950年10月,廢第三保建立第三行政村,隸屬馬巖鄉公所。1953年9月,第三行政村撤銷。1956年12月,由上龍田、下龍田、白巖溪(打角沖)、十里溪、李家、中寨、桐木灣等初級社建立龍田高級社管理委員會,隸屬三寨鄉人民委員會。1957年10月,隸屬馬巖鄉人民委員會。1958年9月,……。 |
龍田鎮居委會位于集鎮中心,共238戶982人,據調查,集居居民為19個省市居民的后裔。這里商賈云集,素有“水碼頭”之稱,“劃龍舟”賽事年年定期舉行,水文化底蘊深厚。有尚存明朝洪武年間修建的古建筑群“萬壽宮”遺址,有千年古剎的“楊泗廟”。多年來,轄區有一支自發文藝宣傳隊,每逢各種節日,他們都自編自演組織各種文體活動豐富群眾的文化和精神生活,集鎮和諧氛圍得到進一步的鞏固。這里依山伴水,是旅客游玩休閑的……。 |
龍田自古有見龍在田,鳳棲南山,龍鳳呈祥之說,是難得的風水寶地。龍田社區……。 |
龍田社區:東至竹林路,西至東方大道,南至振興東路,北至龍田路。……。 |
因四龍王與田村姑娘于姝娘姻緣而得名龍田村。因龍田村建筑布局仿照龍的形狀,寓意美好生活蒸蒸日上故命名為龍田社區居民委員會。明代以前,龍田村屬使相鄉。明清兩代行都里制,在龍田村設龍田都。1953年10月,龍田村上屬使趙鄉、張慶曙光人民公社、使趙人民公社、使趙鄉。1956年-1961年為龍田日光農業社,1961-1984年上屬使趙公社,1984-2001年上屬使趙鄉。2001年2月,上屬郭家堡鄉。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