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該村地形像龍的尾巴,故名。1958年稱古云大隊,1963年從古云分出,稱龍尾大隊,1983年稱龍尾鄉,1987年稱龍尾管理區,1999年經東源縣政府批準設立龍尾村委會,沿用至今。龍尾村……。 |
周圍數山綿延似龍,當地處于尾端,故名。1934年為龍尾村,屬天順鄉。1950年屬陽朔縣第二區。1953年改瑤族鄉,屬福利區。1957年復改村,屬橋頭鋪鄉,1958年分佛子坳、新村、其龍、大坪4大隊,屬福利公社龍尾林場。1962年改佛子坳、新村、其龍、大坪4公社,屬福利區。1968年合設龍尾大隊,屬福利公社。1984年改龍尾村,設立龍尾村民委員會,屬于白沙鎮。1987年改龍尾村公所。1995年復設龍……。 |
大茂鎮龍尾村委會位于海榆東線公路旁邊,東南鄰大茂墟,西北與葉琳工業城接壤。交通東路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村委會總人口2867人,總戶數528戶,18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172畝,齊總水田768畝,坡地480畝。龍尾村委會農業基礎牢固,以發展胡椒、檳榔、蔬菜等多種經濟作物為主,輔以運輸業、木材加工等。2015年人均收入5200元,群眾經濟收入好而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龍尾村委會根據市……。 |
公元1771年(清 乾隆36年),王姓自撫寧至此立莊。村東南有一龍尾山,該村居于尾部,故名龍尾。龍尾村位于木頭凳鎮西部,距鎮政府所在地6公里,東鄰大新杖子村,西與壽桃山村接壤,南與山東村相鄰,北與岔溝村相接。轄區內總面積為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2201畝。全村共514戶,1783口人。……。 |
村以山名。《方輿紀要》載:“青龍山,尾接洛水者曰青龍山下。”明《鞏縣志》載:“龍尾山在縣西三里,宋朝建陵,聯屬而下,至此斷絕,尾接河洛,因名。”1948年4月前為智信鄉第十九保龍尾,后為第二區(孝義區)龍尾行政村。1952年屬第二區(孝義區)龍尾鄉。1959年為孝義公社龍尾大隊。1961年屬孝義區石灰務公社。1963年為孝義公社龍尾大隊。1982年孝義公社改為城關鎮。1983年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 |
龍尾村是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市江市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1281106200。 |
因境內龍尾田而得名。1958年建立龍尾大隊;1983年改建為龍尾村設立龍尾村村民委員會,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龍尾村位于槐泗西北郊,全村總面積為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3225畝,共2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3215人,勞動力人口為1736人,北山工業園區坐落于我村境內,新甘泉大道由東往西貫穿我村……。 |
龍尾村委會位于溪頭西偏南,距離婺源縣城45公里,溪頭鄉政府10公里,下轄巖前、下呈、橋頭、龍尾、港口、汪潭6個自然村(即6個村民小組),村委會所在地設在龍尾自然村。總戶數336戶、總人口1216人,山林面積7200余畝、耕地面積618畝、茶葉面積580畝。 村支部設4個黨小組,共有正式黨員46名,預備黨員1人,勤勞、淳樸的龍尾村委會村民在縣委、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發展。經……。 |
因村前有深水潭名龍尾潭,潭下筑壩,故稱龍尾潭壩上。1949年前屬潼灘區,潼灘鄉,1949年后屬第15區潼港鄉,1955年屬湖濱高級社,1958年成立油墩街公社為龍尾大隊,1961年轉屬油墩區漳田公社,龍尾大隊,1968年恢復油墩公社稱龍尾大隊,1981年屬湖濱公社稱龍尾村民委員會,1984年屬湖濱鄉稱龍尾村民委員會,2001年屬油墩街鎮稱龍尾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龍尾村……。 |
龍尾村位于萬安庫區武術鄉境內,是武術鄉圩鎮所在地,東與寶山鄉寶山村接壤,南與大嶺村相鄰,西靠稍坑村,北與寶山鄉東坪村交界。國土面積為20.6平方公里,全村分三大自然村落,分別是河坑、元塘、塘坪片區。村轄13個村小組,299戶1230人(其中男642人,女588人),其中90歲以上老人有1人,80歲以上有14人,60歲以上有160人,低保戶28戶,49人,黨員16名,半專業護林員2人,地質災害3戶,……。 |
龍尾村隸屬萊城區大王莊鎮,地處萊城西北28公里,東南距鎮駐地3.5公里處。南鄰東、西上崮,西北與石屋子村、王石門村接壤,北、東部是山。龍尾村總耕地面積1606畝,山場面積4000畝,有486戶,1791口人,是大王莊鎮第二大行政村。 龍尾村是上車場、下車場、仲家嶺、康家莊、運糧石、蘇家莊、南牛頭河、東牛頭河八個自然村的總稱,村委駐地處于黑龍潭下游,位于康家莊之西,下車場之南;潭為龍首,此為龍尾,……。 |
龍尾村位于萊城西16公里,楊莊東南5公里。南臨泰(安)薛(家島)公路,泰萊一級汽車專用路穿南境而過,南為西五龍口村,北鄰鳳凰官莊,東界方下鎮何家莊,西望閆橋。地處丘陵,耕地1870畝,330戶,922口人。據村碑記載,元末建村,原名西趙莊。因址在兩條山嶺之問的溝中,溝彎曲如龍伸到贏汶河,明洪武年間改稱龍口,后易名龍尾。早期村內老戶人家閆姓、潘姓、蔣姓為坐地戶,后發展為14姓,以亓、王、張為多戶姓,……。 |
以駐地村得名。自古以來,人們把賈村塬比做一條龍,龍頭在蟠龍山,龍尾村在賈村塬的最東北部,加之有小塬,好像是龍的尾巴,所以就稱龍尾。1959年設立生產大隊,1984年由原在此地的龍尾生產大隊,改為龍尾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12月撤銷南灣村并入龍尾村,延續至今。村民委員會駐地龍尾村。龍尾村……。 |
龍尾村概況 龍尾村位于北詩鎮的東南角,地勢極為不平,北高南低,上下分為三個階梯,呈狹長狀。村里370余戶,1400多人,分為六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為2000畝,人均1.3畝。有果園74畝,桑園10畝。村里沒有任何資源,也沒有集體企業,村集體幾乎沒有收入,而村民的收入也僅僅靠家里的一畝三分地和外出務工。在村子的東邊有一座古廟,聽村里人說這座廟建于清朝,算得上是古文化。由于村集體經濟的相對薄弱,這里長……。 |
龍尾村是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有慶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725112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