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溪村位于西津街道辦事處西北部,距寧國市中心5公里,西津河西岸,皖贛鐵路和楓港路穿境而過。全村8.714平方公里,轄13個村民組,711戶,現有人口2508人,現有黨員61名;村級衛(wèi)生室一個,衛(wèi)生服務點一個;耕地面積2433畝,林地面積9000余畝,村莊占地面積358畝。農民主要經濟收入是林業(yè)、綠化苗木和務工,2007年農民純收入5531元。2007年農民參合人數99.26%。根據我村新農村建設規(guī)……。 |
羅溪村位于長江河流域的中國花亭湖風景名勝區(qū)之濱,位于太湖縣城之北,地處寺前鎮(zhèn)東部,距縣城27公里,赤百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地形為東低西高走勢,背依大山,面臨花亭湖,環(huán)境優(yōu)美。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光熱豐富,無霜期長,既無北方的嚴寒,又無南國的酷暑。村內土地總面積1051公頃,山場8610畝,居民點用地約10公頃,未利用地約100公頃。全村轄區(qū)11個村民小組,556戶,2200余人! 。 |
羅溪原祖墓為“飛鷹”形,下坂祖墓為鴉形,又買一地建祖墓是鯉魚形,而因鷹與魚相克(即羅溪與下坂),世代不和,欲想解之:據羅溪地形三面是溪,水似羅網把村圍住,約七十年前改為“羅溪”,免以兩村相爭之忌,故名。1943年屬石寶鎮(zhèn),1949年后設羅溪鄉(xiāng),1958年公社化改稱羅溪大隊,1984年改稱羅溪村委會,地名沿用至今。羅溪村……。 |
羅溪村是以溪得名。原名蘆溪,早時長滿蘆葦,故得名。后因溪流入晉-溪,故又稱羅溪。位于羅東鎮(zhèn)政府駐地西南2.7公里處。村委會設在草埔頭,有草埔頭、橋仔頭、后厝、鳥踏尾、頂厝、烏石頂厝、珍興、信記、祖厝、下新厝、山邊靴丘、后茂、后茂新村、羅溪街、大路尾、油園、宅仔后、羅溪教堂、溪墘、橋頭、三塊厝等21個自然村小組,村民1619戶5842人。全村有耕地1972畝,山地3452畝。主種水稻、小麥、甘薯。有……。 |
羅溪村現有9個村民小組,258戶,1039人,黨員41人,耕地858畝,山林2113畝。當地氣候溫和,四季如春,雨水充足,土地肥沃,村民除搞好糧食生產外,積極發(fā)展烤煙,近年來更有村民新建養(yǎng)豬場,建沼氣池,種果樹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村內有2家企業(yè)(方菱機磚廠、紙制品加工廠),吸收剩余勞動力就業(yè)80余人。08年重點實施村部建設工程。村內古建筑方土樓有存耕堂、三立堂、慎修堂、天德堂(百二間)、皇竹堂等民居,特……。 |
羅溪村,距鎮(zhèn)政府約6公里,現有人口2450人,526戶,8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幅源面積約24628畝,耕地面積3457畝,林地面積19211畝。本村農民思想開放,勞動力充足,沿河兩岸有1000多畝農田,經平整改造后,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適宜農業(yè)綜合性開發(f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現以煙葉生產為龍頭,全村煙葉種植1500多畝,煙葉收入可達400多萬元。水稻種植3350畝,糧食……。 |
羅溪畬族村是青水畬族鄉(xiāng)九個少數民族村之一,地處青水畬族鄉(xiāng)東北部,海拔750米,距鄉(xiāng)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分3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共有165戶、709人、黨員20名,其中畬族人口占33%。現有耕地780畝、山林2.3萬畝,其中竹林1520畝,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于煙葉、高山無公害蔬菜及高山鐵觀音茶葉種植、家禽養(yǎng)殖、外出務工、經商等。2010年實現村財收入6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7568元。近年來,……。 |
村臨溪,溪水落漈潭中,聲如鑼鳴,故名。清屬感化里六至八都羅溪保。1943年屬蓮山鄉(xiāng)江洋保。1950年屬第三區(qū)江洋鄉(xiāng)。1952年10月改屬西榮鄉(xiāng)。1956年6月屬策槽區(qū)西榮鄉(xiāng)(又寫作溪榮鄉(xiāng))。1958年3月西榮、祥溪鄉(xiāng)并為云峰鄉(xiāng)。1959年置羅溪大隊,屬蓮花公社1984年改鄉(xiāng),1991年改鎮(zhèn),稱蓮花鄉(xiāng)(鎮(zhèn))羅溪村委會。羅溪村位于蓮花鎮(zhèn)政府駐地西北部約15公里,全村有443戶1553人,轄7個自然村,……。 |
[羅溪村]羅溪村是我縣重點革命老區(qū)基點村。全村共有2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113戶, 423人,黨員22人,外出經營小吃50多戶。擁有山林面積3458畝,人均自留山2.6畝;耕地面積524畝,人均1.3畝。羅溪村村民均為閩南籍移民,民風純樸,長年以種植茶葉、水果為主。這幾年,隨著勞動力的轉移,外出經營沙縣小吃成為村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11年,村財收入達27.08萬元,實現農民人均收入7677元。2……。 |
羅溪村羅溪村毗鄰花都區(qū),總面積約278公頃,其中耕地面積約168公頃,有3條自然村,下轄7個經濟社。本地戶籍人口1622人,農業(yè)人口952人,非農業(yè)人口670人,外來人口600人。村內建有羅溪路等道路和廣場、公園、運動場、市場等。2005年村工業(yè)總收入為7315萬元,農業(yè)總收入為1106萬元。工業(yè)有臺資企業(yè)、上海國福龍鳳食品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食品廠,農業(yè)方面有大果楊桃、香蕉等;養(yǎng)殖品種有羅非魚、鉗……。 |
以轄區(qū)內羅錦和三溪兩村各取1字定名。羅氏始祖于眀清期間自廣東布政使司韶關南雄縣珠璣巷遷到廣東布政使司羅定道羅定州西寧縣新安堡落戶,形成本村委最早的村落。之后,張、鄒、陳、簫、蔡、黃、朱、鄧等姓氏始祖陸續(xù)到該村落戶。村中現有羅、張、鄒、陳、簫、蔡、黃、鄧等共8姓,最大姓羅,約占30%。清朝時設立羅溪村,屬西寧(今郁南)縣;民國期間屬西寧縣第六區(qū);解放后屬郁南縣榃濱區(qū);1958年8月設羅溪大隊,屬郁南……。 |
羅溪村委位于廣寧縣平賓線(X435)路邊,面積約29平方公里,下轄4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000多人,是賓亨鎮(zhèn)最南面的村委會。羅溪村委會距離墟鎮(zhèn)11.5公里,南面接壤高要市水南鎮(zhèn)分界村,有一條過境公路貫穿連接兩地。村委會充分利用羅溪村豐富的山地資源和竹子資源,引進了養(yǎng)雞場、肉桂種植場和沙糖桔種植場等多個農業(yè)項目,以及在原云溪村委至高要交界的坑邊發(fā)展了5間小型的紙廠,增加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幾年間,……。 |
羅溪村位于孟彥鎮(zhèn)西南部,距鎮(zhèn)所在地8公里,東抵高砂村,西接茅貢鄉(xiāng)羅大村,南與壩寨鄉(xiāng)高興村交界,北與良常村毗鄰。面積26平方公里,人口1167人,田面積1095畝,土面積30畝,轄9個村民小組,即羅溪、小寨2個自然寨。居民有楊、陳、石、周、張、左、譚、謝、伍9個姓氏。羅溪村天然林資源豐富,盛產中藥材,主要有天麻、桔梗、杜仲等,2002年在湖南靖州天麻推廣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建成天麻有性繁殖基地,當年有……。 |
因村委員在羅溪寨而得名。行政村隸屬路蕉溪鎮(zhèn),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推行保甲制時期,羅漢溪(羅溪)為盛寧(今蕉溪)第三保,建國初(1950年)為盛寧區(qū)羅溪鄉(xiāng),1953年4月,羅溪從蕉溪鄉(xiāng)劃出,建立羅溪鄉(xiāng)公所,1955年8月,改稱羅溪鄉(xiāng)人民委員會,1958年12月,撤銷羅溪鄉(xiāng)人民委員會,建立羅溪工區(qū)管理委員會,1958年為蕉溪工區(qū)委員會羅溪2區(qū),1961年9月,羅溪工區(qū)并入蕉溪公社,1963年2月……。 |
羅溪村有4個村民小組,269戶,1274人,勞動力542人,黨員37名,耕地面積1619.5畝,其中:田306畝,土1313.5畝,羅溪村主要以烤煙、養(yǎng)殖、方竹、外出務工等為主導產業(yè)。 --人口總數:1274人 農業(yè)人口:1269人非農業(yè)人口:5人--行政區(qū)面積:18.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19.5畝--主要民族成分:漢族,苗族發(fā)展口號:團結拼搏,快奔小康--所轄村:六角,營盤,楊板,田壩生產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