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該地一院子有座大香爐,得名香爐山,后稱呼爐山。2009年6月3日設立爐山村,由區劃調整前的普陀村和朗山村合并而成。爐山村……。 |
以委會下轄自然村“爐下”和“章加山”各取一字命名。1949年設爐山保,1950年設爐山鄉,1960年設爐山小公社,1966年7月設爐山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爐山村……。 |
爐山村位于樂峰鎮區東北角,面積8.3平方公里。村委會設在爐邨中學操場邊,有亭仔崎、宮后、土樓地、赤三區、松腳、草埔、圳后、土樓厝、山仔頭、琉塘、松仔埔、松樹口、村內、山仔心、慕美、松腳下、頂慕美、壩洋、墩頂厝、竹仔驛、尾新厝等21個自然村,有20個村民小組,有村民1932戶6972人。聚落散布羅溪沿岸丘陵河谷地,呈條狀分布。有耕地面積1100畝,山地面積8380畝,主種水稻、甘薯、小麥等,林果有松……。 |
煉鐵時有大爐子故而得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沙廠基層人民公社大水管理區爐山大隊,1984年撤社建鄉時為沙廠區大水彝族鄉爐山村,1991年建鎮并鄉撤區時為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鄉爐山村,2007年12月9日,由百里杜鵑管理區托管,沿用至今。爐山村……。 |
爐山村是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竹市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430525104261。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石門鄉第九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羅溪區石門鄉。1955年成立延灣、平灣、胡灣、楊坳四個初級社,1956年合并為“爐山”高級社。1958年為石門公社“錦山”大隊,1962年轉為爐山大隊,屬石門區爐山公社,1968年又為“爐山”大隊,屬石門公社;1984年機制改革改為爐山民委員會,屬石門樓鎮,地名沿用至今。爐山村……。 |
爐山村是四川省涼山州金陽縣蘆稿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3430102999。 |
大爐山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山名為名。1956年由沙盤咀、大鹿山兩個分組建立紅星高級組,1958年更名紅星管理區,1962年更名紅星大隊,1981年地普時因重名更名爐山大隊,1983年更名爐山村,2004年5月爐山、金光兩村合并為爐山村,沿用至今。爐山村……。 |
爐山村是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太蓬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322219999。 |
因合并行政村原屬爐山大隊,故名。1949年稱薦坑、國坪農民協會(行政村),1956年后屬爐山大隊,1984年析置薦坑、黃山、擇樹坑、國坪行政村,分設村民委員會,屬舉水鄉,1992年撤區擴鎮并鄉,仍屬舉水鄉。2019年5月,薦坑村、黃山村、擇樹坑村、國坪村合并建立爐山村。村委會駐地爐山村。爐山村……。 |
爐山村位于永嘉西北部山區,應坑鄉的西面,東與章進岙村相鄰,南與半坑村交界,西與應巽宅鎮交界,北于界坑鄉相鄰,海拔高度600多米,距縣城76公里。全村林地面積約13377畝,耕地面積691畝,果園面積80畝。2009年底總戶數318戶、總人口930人。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工農業總產值和村民人均收入的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觀,2009年人均收入5022元。爐山村是應坑鄉面積最大的……。 |
村后五尖山有鐵礦石,村民曾設爐煉鐵,故名。1949年稱巖上鄉爐山行政村;1958年稱巖上管理區爐山生產大隊;1961年稱鶴盛人民公社爐山生產大隊;1984年稱鶴盛鄉爐山村民委員會;2011年4月稱鶴盛鎮爐山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爐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