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村位于福鼎市區西北部、疊石鄉的南部。馬尾村距集鎮10公里,距福鼎市區15公里,全村187戶,620人,30%村民從事農業生產,種植水稻、檳榔芋、茶葉、甘薯等,主要靠外出打工。近幾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開展,2010年我村村民人均純收入5800元,高于全鄉平均水平,增長率達9%。馬尾村是疊石鄉南部一個風景秀麗、清幽寧靜的小山村,她矗立在山坡上,綠化覆蓋率80%以上,空氣清新。這幾年在鄉……。 |
因所轄馬尾社而得名。1958年為馬尾生產大隊,屬興隆公社。1983年改名為興隆鄉馬尾村并延續至今。馬尾村……。 |
1958年成立平山大隊,1960年組建馬尾大隊。1961年場社合并,成立紅五月公社馬尾生產大隊。1963年后劃歸塘坪人民公社管轄。1984年稱為馬尾鄉級人民政府,1986年稱馬尾村委會,1987年成立馬尾管理區,1999年設立馬尾村委會,沿用至今。馬尾村……。 |
馬尾村位于小圍寨街道辦事處駐地南面4千米。以村委會駐地名稱命名。下轄11個村民小組,有馬尾、柿花寨、川田、老發寨、棉花沖、沖頭、長屋基、陳家莊、毛灘、塘泊、譚綠、楊柳沖、下山河、沙壩13個自然寨。居民685戶,2125人。居住布依、水、苗、土、漢等民族。處山區平壩。面積13.3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320畝。其中水田960畝。主產水稻、玉米。經濟作物蔬菜。有教學點2個,村衛生室1個。210國道、黔桂……。 |
因村民沿馬尾溝兩側居住,故名。民國時期屬夏館區七里坪聯保。1951年后屬七里坪區。1958年屬七里坪中心鄉聯星高級農業社。1962年成立馬尾大隊,屬七里坪公社。1984年更名為馬尾村民委員會,屬七里坪鄉。馬尾村……。 |
宋代一對騎兵經此,圍著村內景福寺院墻休息,因名村為馬圍墻,演變為馬尾墻,簡稱馬尾。另一說:在秦二世二年、三年之際稱為小黃鋪,公元前364年歸陳留縣,后稱馬依墻,后改為馬依鄉,解放后改稱馬尾。1949年屬杜良鄉。1955年屬杜良中心鄉。1958年屬黃河人民公社。1961年屬杜良人民公社。1962年屬袁坊人民公社。1965年屬杜良人民公社。1984年屬杜良鄉馬尾村民委員會至今。馬尾村……。 |
馬尾村是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兩家子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210922116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