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情簡介梅子村位于趕水鎮東南部,東與適中村交接,西至岔灘河,南面與龍滄村交界,北與萬盛區關壩鎮接壤,距鎮政府駐地18公里,全村幅員面積16.2平方公里。全村轄11個村民小組,共1067戶3611人。其中,外出務工1325人,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分別有33、8、24人。耕地面積6801畝,其中水田面積1870畝,山林面積13834畝,人均耕地面1.9畝。經濟收入主要以種養業和外出務工為主。二……。 |
因轄區內梅子坳而命名為梅子村。民國時期屬木根鄉第6保。1950年屬木根鄉第6村;1951年3月從木根鄉析置雙河鄉,為該鄉梅子村;1953年8月梅子、六合、獅子村化屬新置的梅子鄉;1955年12月梅子鄉廢,梅子、六合、獅子村復屬雙河鄉;1958年9月為雙河公社六合管區;1961年改稱六合大隊;1967年更名先進大隊;1972年復名六合大隊;1981年六合更名為梅子大隊;1984年1月撤雙河公社建雙河……。 |
以境內梅子關得名,故名梅子村。1949年前的柵山鄉第2、3保。1951年改保分別為梅子村、火巖村。1955年劃入石會鄉。1958年為梅子管理區、火巖管理區。1962年置梅子大隊、火巖大隊。1983年更名為梅子村、火巖村。2002年9月撤銷火巖村1、2、3組,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梅子村,沿用至今。梅子村……。 |
早年此地梅子樹較多,得名梅子村。1954年為梅子鄉二臺村和梅子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梅子大隊、二臺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梅子村、二臺村;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時將原二臺村和梅子村合并為梅子村;并于同年掛牌設立梅子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梅子村位于大樹鎮東南部,村中心位置距鎮政府8.5公里,距縣城58公里。面積9.74平方公里。東南與石崗鄉接壤,西與石……。 |
國強鄉梅子村有8個村民小組,農戶162戶,人口675人;現有耕地面積約400畝,山地面積約5000畝。梅子村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氣溫20.7℃,年日照超過2000小時,無霜期330天以上,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土地肥沃,四季常青;主要經濟作物有平和琯溪蜜柚、竹子。近年來,梅子村廣大群眾充分發揮山地資源優勢,實施山地綜合開發,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優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帶動了全村……。 |
解放初期為紀念革命先烈藍勝青,而命名梅子鄉。因村莊山峰地種植許多梅樹得名。1958年居新陂公社稱梅子大隊。1983年新建大隊劃入改稱梅子鄉。1987年稱為梅子管理區。1999年改稱梅子村委會。興寧市福興街道辦事處梅子村位于福興西部。梅子村轄46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934戶,人口3260人;全村總面積6.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47畝。梅子村年平均氣溫為21.4℃,年降雨量約為1227.3毫米,氣候……。 |
梅子村位于馬鬃鄉政府西南面,村委會辦公室距馬鬃鄉政府駐地約22公里。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168戶,總人口702人。全村總面積1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52畝,其中:田317畝,土735畝。梅子村山地多,平地少,耕作條件較差,平均海拔930米。群眾收入主要來源于種養殖業和勞務輸出。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洋芋、水稻、紅薯;經濟作物只有烤煙;養殖業以豬、牛、羊、家禽為主。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7……。 |
因村駐地梅子坳得名,此地苗語名“Ndutxiob”,意為酸樹,引申意為梅子故名。1952年10月,設滿地鄉,成立梅子村屬之;1958年11月,公社化時,為梅子大隊,屬滿地公社管轄;1959年1月,梅子大隊屬滿地管理區;1984年3月,梅子大隊改為梅子村,屬滿地鄉管轄;1992年5月建鎮并鄉撤區,撤滿地鄉并入木樹鄉,2016年撤鄉,屬木樹鎮梅子村隨屬之,F屬木樹鎮。梅子村地理位置較為邊遠,離木樹鄉政……。 |
梅子村,全村共有7個組,總人口1020人,農業人口101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人,有耕地面積523畝,其中田220畝、土303畝,人均全收入1800元。--人口總數:1020人農業人口:1010人非農業人口:10人--行政區面積:2.30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3.0畝--主要民族成分:土家族發展口號:--所轄村:一,二,三,四,五,六,七生產總值:183.0萬元--主要經濟產業:水稻,土豆,……。 |
該村主要依照梅子坪而得名,據傳說,梅子坪原來是一大片梅子樹,后來由于人多耕地少,人們就把梅子樹慢慢地挖掉,變成了土地,梅子坪由此而得名,故梅子的得名也由此而得。1984年,為梅子鄉梅子村。1992年10月,撤并建為復興土家族苗族鄉梅子村。2007年11月根據《德江縣人民政府關于復興土家族鄉并村行政區域變更的批復》(德府函〔2007〕118號),撤銷原梅子村、土井村、楠木村,合并建立梅子村,村委會設……。 |
梅子村地處舊司鄉西北,國土面積7.8平方公里,距舊司集鎮23公里,與大河鎮張家界村、茶元村、革勒車鄉白果村相接。全村共7個村民小組,714人,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500元。該村現有黨員14人,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5人,50歲以上的黨員5人,35歲以下的黨員有4名,近三年發展黨員2名,2006年有1人受到上級黨委、政府的表彰。該村村支兩委精誠團結,克難奮進,搶抓“950工程”建設和扶貧整……。 |
梅子村是湖南省邵陽市邵東市楊橋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521115222。 |
以境內有一梅子壩自然村而簡成現名。梅子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石壩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半崗鄉;1953年屬梅子鄉。1956年成立初級,變化高級社為鄉,1958年成立人民合社,設梅子大隊,1963年大躍進時成立人民合社,1970年成立為衛東大隊,1984年更名為梅子村民委員會屬周田鄉;1995年周田鄉改為鎮建制,梅子村屬周田鎮至今。梅子村……。 |
梅子村是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歐家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1724115999。 |
梅子寨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寨名為名。1953年為梅子村,1958年為梅子管理區,1962年更名梅子大隊,1983年更名梅子村,2004年5月梅子、欣風兩村合并為梅子村,村委會駐雅祠灣并后所轄23個村民小組調整為12個組。梅子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