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新村是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高廟王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521115999。 |
南新村是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黃旗堡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704007236。 |
黃升鎮南新村位于鎮政府駐地東南5.5公里,耕地面積123畝,現有27戶,105人。村莊內100%的戶通自來水、電,通有線電視,主要街道通柏油路,村莊發展良好。村民以種植棉花、冬棗為主,年人均純收入5000元。……。 |
南新村位于北蔡鎮西南側川楊河以南、下南路兩側,方圓0.69平方公里,東與綠川小區交界,南與聯勤村交界,西與三林世博家園交界。南新村由自然村趙家厙,朱家宅 ,錢家宅,湯家宅、眠牛港、東西鐘家宅、吳家宅、徐家宅組成。總人口8820人。其中:本村戶數657戶,本村人口2021人,農保人口154人,鎮保人口650人,城保人口1162人;外來人口6799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73.30畝,糧田0.00畝,常……。 |
20、上海市青浦區金澤鎮南新村 南新村位于金澤鎮西北,與昆山周莊、吳江東聯毗鄰,陳新路貫穿我村,接壤金商公路、318國道、A9高速,交通便捷。本村現由三個大自然村組成,2001年底之前三個村均是獨立行政村。自解放初期起,三個村分別取名為港陸羅村、南車村和官字圩村,60年代中期分別更名為新羅大隊、南車大隊和官字圩大隊。其中在文革期間,官字圩大隊改為新華大隊,并于1978年恢復為官字圩大隊。1984年后,這三個大隊又恢復為新羅村、南……。 |
因南場,新華兩村合并后而得名南新村。屬。1984年設立新華村民委員會,屬觀北鄉。2000年12月撤銷觀北鄉并入岳廟街道。1984年設立南場村民委員會,屬衛峪鄉。2011年6月衛峪鄉并入岳廟街道。2014年撤銷新華村、南場村合并為南新村,為岳廟街道南新村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南新村……。 |
因此地位于山腳的南面,新建的村落,故名。以前被稱為阿什子八嘎。1958年,成立南新大隊。1980年,生產大隊撤銷,建立南新村村委會,沿用至今。南新村……。 |
南新村位于雙流縣三星鎮北大門,錦繡東山生態觀光走廊貫穿全村;幅員面積4.9平方公里,轄13個村民小組,農戶1365戶、4089人;黨小組11個,黨員108人;總耕地面積3123畝(其中已流轉2163畝);2012年人均純收入達13206元;自2005年10月開展新農村建設以來,通過招商引資和項目帶動,已建成1個中心村(南苑小區)和4個聚居點,集中居住率達75%。2006年先后引進成都喜來登建楊梅基……。 |
古縣城南部新建的村子,解放前,故名。1953年全縣有72鄉鎮時候設第一區大新鄉,1958年人民公社時與大栗樹同設大新公社,1966年設南新大隊,1981年寶豐公社時設南新農業生產大隊,1984年設寶豐區南新鄉,1988年設寶豐鄉南新行政村,2000年9月設寶豐鄉南新村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南新村……。 |
南新村位于大南鄉南部,交通方便,環境優美,生態環境良好。現在常住人口1113人,共302戶。其中大部分外出經商,在家人員以務農為主。經過近幾年的新農村建設,全村的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好的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安居樂業。……。 |
以取下轄南田的“南”和新屋的“新”各一字組合而得名。2004年10月,撤銷南田村、南新屋村、舊屋村、后山村、塔山下村、青龍村、南城村、西山塢村建制,建立南新村委會。2017年,南新村分設南新和南城兩個行政村,同年,南城劃入花園村。南新村……。 |
兩村合并,各取一字,故名。2019年1月撤銷呂南宅一村、新屋村合并設立南新村,屬龍山鎮管轄,至今。南新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