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興城東街道南辛莊村,位于博興縣城區東側、與博興火車站相鄰,205國道西側,支脈河北岸。全村現有129戶,人口374人。主要產業包括:養殖、運輸、手工、個體經商等。人均年收入9100元,2011集體收入120萬元。全村現有黨員19人,村民代表26人。南辛莊村1945年成立村黨支部,辛莊村黨組織在上級黨委的領導之下,在歷史的各個時期都做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努力按照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認真……。 |
南辛莊位于胡集鎮,戶數為238戶,844人,隸屬王惠理辦事處,以種植小麥,棉花為主。……。 |
南辛莊村是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九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724105308。 |
南辛莊村是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澤庫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003104202。 |
南辛莊村是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南站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0830003224。 |
南辛莊村是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老湖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370923106232。 |
南辛莊村是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齊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685110227。 |
南辛莊村村莊由來1886年,南辛莊的村民從平度各個方向匯集于此,給平度城的大地主開發這塊土地,那個時候叫南管莊。由于地主的剝削和壓迫,南管莊人民奮起-,其中一位辛姓小伙武術高強,是-地主的組織者,由是把南管莊改為南辛莊。 政區人口位于鎮駐地南部5公里處,東鄰長嶺莊村,西靠萬家到劉家口鄉村公路,南臨引黃濟青干渠,北鄰馬家村。耕地面積1418畝,居民114戶,410人。經濟狀況該村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 |
南辛莊村是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安駕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983109237。 |
南辛莊村是山東省煙臺市萊陽市古柳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0682002208。 |
南辛莊村是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保店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371422104202。 |
南辛莊村是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東古城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1525105202。 |
因該村原叫辛莊,因本鄉北部也有一辛莊(北辛莊),為了區分,故名。1949年為一區行政村,轄南辛莊村1個自然村。1953年為一區東湖鄉所轄村。1955年撤銷區級建制,仍為東湖鄉所轄村。1956年全縣由35個鄉精簡為20個鄉,為東湖鄉轄農業合作社。1958年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改稱生產大隊,全縣設5個人民公社,屬東風人民公社所轄。1959年1月2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下文神池……。 |
該村曾因姓氏得名,又位于山陰城南,所以叫南辛莊。解放初,屬山陰縣第三區;1953年撤區設鄉,屬后所鄉所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村叫大隊,屬后所人民公社所轄;1984年7月17日撤社設鄉,大隊改稱村民委員會,屬后所鄉管轄,2020年,張家莊鄉與后所鄉合并,改設廣武鎮,屬廣武鎮所轄。南辛莊村……。 |
朔城區福善莊鄉南辛莊村位于朔南公路25公里處。全村有216戶,867口人,有耕地3950畝(其中水澆地2500多畝),黨員15名。村里有小學1所。種植業以玉米為主,輔有高梁、谷子、豆子等小雜糧,養殖以牛羊為主。飼養奶牛300多頭。2010年該村建立了育苗基地合作社,種植了楊樹160畝,松樹80畝,預計每畝平均可收入7000—8000元,形成了良好的創作環境,廣大村民將在創作中得到實惠。2009年糧……。 |